北京誠軒2015年秋季拍賣會將于11月中旬在北京昆侖飯店舉行,此次拍賣適值誠軒拍賣成立十周年,推出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瓷器工藝品、錢幣郵品四個項目,共計八個專場。
1937年,年輕的沙耆在國內已有頗深的西畫造詣,經徐悲鴻推薦,開始了遠赴比利時的十年旅歐生活。
《泰初有功》(拍品編號970)和《嘯傲東軒下》(拍品編號969)皆是他在比利時的作品。前者畫一讀書少年,眉目清秀,全神貫注。書頁上字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為《大學》開篇的一句,其用意可能是在追念舊時國內的求學時光。畫中多用刮刀,筆觸寬大厚重,畫面瀟灑舒闊。

Lot.970 沙耆 《泰初有功》 1940年代初 布面 油畫40.5×32.8cm。來源:比利時私人收藏
獅與虎是沙耆偏愛的題材,《嘯傲東軒下》中描繪四頭亦獅亦虎的猛獸,底下題款“嘯傲東軒下”,是陶淵明《飲酒•其四》的名句,全句為“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表達了人生的暢意自足。其中亦影射出沙耆的抗戰決心和愛國情懷。

Lot.969 沙耆 《嘯傲東軒下》 1940年代初 紙本 綜合材料 61×98.5cm。 來源:比利時私人收藏
回國后,徐悲鴻聘沙耆到北平藝專從教,但他因身體原因未能上任,而在浙江鄞縣沙村隱居。沙耆在國外就已患有精神疾病,回國后更加惡化,但他沒有放棄作畫。直到1983年的“沙耆畫展” ,畫壇才重新發現了這位中國油畫大家。
80年代之后,沙耆生活更為安定,可以潛心創作,無后顧之憂,此后二十年是他成果最豐碩的時期。《曠野驕陽》(拍品編號971)畫于1985年,畫面布局穩固,以短促的筆觸經營局部的結構,方法上類似于塞尚《圣維克托山》等風景,但他用色更為濃烈,紅、藍、綠、赭對比鮮明,這一點吸收了野獸派的精髓。

Lot.971 沙耆 《曠野驕陽》 1985年 布面 油畫 32.5×43.3cm。出版:《沙耆畫集》,卡門藝術中心,桃園,1999年10月,第78頁
另幅《風景》(拍品編號972)是90年代初的作品,近處草木茂盛,透過樹木眺望,平靜的山村、遠山清幽如黛,畫面的構圖、色彩都極富節奏感。這兩幅是沙耆晚期油畫的佳作,結構更加講究內在秩序,色彩的表現力更強,如范迪安評價:“混合的色層和由線變為點的筆觸交織成情感的聲響與節奏。”

Lot.972 沙耆《風景》 布面 油畫 51×42 cm。 出版:《沙耆紀念畫冊》,漢相藝術中心,臺北,2008年,第106頁至第107頁
預展時間: 2015年11月10日—15日
拍賣時間: 2015年11月13日—18日
展拍地點: 北京昆侖飯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