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力和學識較對等的情形下,性格,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

莫迪里阿尼
光看臉,他是畫家圈里帥得一等一的人物,看看其他幾位你就懂了
這是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

這是梵高——

這是保羅·高更——

當時,莫迪里阿尼在意大利已小有名氣,人倔嘴不甜,長得精神,還有錢。

11月9日佳士得 “藝術(shù)家的繆斯”小型晚拍專場上,莫迪里阿尼于1917年創(chuàng)作的《斜躺的裸女》,被中國土豪劉益謙10億抱回家。
但當他來到了巴黎(法國是一個nozuonodie的國家),他有了一個苦惱。
在 那兒,沒有人認為他活兒好,他產(chǎn)生了姑娘們現(xiàn)在都有的那種感覺——我這么好,為什么就是找不到男朋友?

原因就是,巴黎已經(jīng)有了一個叫畢加索的年輕人。雖然兩人身高一般(1.65米),但兩個矮男人的命運卻不一般。
畢加索善變,他不單有藍色時期粉色時期,他還搞立體,1907年畢加索那幅尺寸巨大的《亞威農(nóng)少女》誕生,可謂是他第一件立體主義的作品。


《亞威農(nóng)少女》
而莫迪里阿尼,1907年他才結(jié)識自己的第一個追隨者。因為他始終只拿得出一個系列——長臉系列,但你能看出這個執(zhí)著的意大利人已經(jīng)很努力了。
他把巴黎女人的時尚服飾,都配上了自己的長臉。


更重要的是,兩人才藝相當?shù)那闆r下,性格部分才是為個人命運加分的彩蛋。
畢加索情商巨高,他懂得藝術(shù)圈的潛規(guī)則,他搞搞女人傳傳緋聞,三天就變一畫風,成了畫家圈里的領(lǐng)頭人。

中,畢加索 左,莫迪里阿尼
莫迪里阿尼和很多天資不錯的畫家一樣,骨子里都透著一股優(yōu)越感,就像個條件很好的姑娘等著好姻緣來撞自己的腰。

莫迪里阿尼也一樣,在巴黎的莫迪更高冷。巴黎那么多派系,他拒絕加入任何派、朋友也都是Hello型。
慢慢的,孤僻就成了自己改不掉的習慣,他只是一直畫長臉女人,并且他故意讓她們有眼無珠,他自己解釋是讓人們關(guān)注心靈。
這更像是一種自我疾呼——我為什么沒有存在感?


那么,情商高低真的會影響一個畫家的命運前途么?
據(jù)說 莫迪里阿尼有一句名言:“我是一個被畢加索所害的人”
你看,情商低的人自己就缺乏關(guān)注他人情感的意愿。
換句話說就是,不在乎。更糟的是低情商的人容易感覺自己被傷害,他們會把別人無意識的行為誤解為對自己攻擊。
其實,多少年后的我們來看,畢加索有畢加索的瘋癲,莫迪里阿尼有莫迪里阿尼的深情。
何來加害呢?


還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畢加索其實一直拿莫迪里阿尼當作自己最懼怕的對手(雖然畢加索死不承認),但他情商高啊,他只是悄不做聲的看著自己的對手鬧情緒、作死,他后來還買了一幅莫迪的畫作《雙手放在膝蓋上的年輕女人》,如今收藏在巴黎的畢加索博物館。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莫迪里阿尼35歲就被自己的才華憋死了。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