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展時間: 2015年11月10日—15日
拍賣時間: 2015年11月13日—18日
展拍地點: 北京昆侖飯店
北京誠軒2015年秋季拍賣會將于11月中旬在北京昆侖飯店舉行,此次拍賣適值誠軒拍賣成立十周年,推出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瓷器工藝品、錢幣郵品四個項目,共計八個專場。

吳冠中(1919-2010) 千帆夕照
估價(人民幣): 3,000,000-3,800,000
年代: 1986年作
題識:吳冠中,一九八六。
鈐印:吳冠中印
材質:鏡心 設色紙本
尺寸: 94×69.5 cm. 約5.9平尺
出版:
《世界藝術大師•吳冠中(續)》第59頁,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5月
拍品賞析:
《千帆夕照》一畫作于1986年,正值吳冠中水墨畫進入創作高潮時期,佳作頻出,畫中山崖兀立,山石輪廓勾勒出極美的天際線,一輪紅日徐徐落下,余暉灑滿天空,海鷗成群飛回,漁舟停靠岸邊,歸來的村民拾級而上,去往山腰間的村落,呈現出暮色中海島漁村由熱鬧復歸寧靜的一幕。對照吳冠中七十年代的系列速寫作品,可判斷本幅取材于山東榮成龍須島,歷經十余年在水墨領域的探索,畫家的技巧已運用自如,重拾舊稿并將素材組合提煉,以嫻熟的點線、色彩,去筑造理想中的海島。
吳冠中喜歡以可以自由揮灑水墨點線疏密和力度、韻律和節奏的景物入畫,從而發掘景物的形式美。榮成峰巒綿延,三面濱海,為北方著名的漁鄉,山巒的起伏、海浪的泛漾、漁舟的聚散,在畫家眼中均蘊涵著無窮的生命律動,并力圖將之以最恰當的形式表現在畫面中。本幅畫面的布局遵從嚴謹的“形式邏輯”,山石輪廓蛻變為充滿動勢的長線條,鳥群、村落、漁舟分別于畫面的上、中、下聚散呼應,山石以淡墨刷出塊面,共同組成點、線、面的節奏。正如他所說:“我的畫是將西畫的優點表現在中國畫之中,我畫的點和線,每一筆都包括了體面的結構關系。畫中的點和線,不管是大點小點,長線短線,在運用上是嚴格的,都不是隨便亂擺上去的。有時一點不能多也不能少,點子多了對畫面無補,我都想辦法將它遮掉,對線的長短也是如此,都不是隨便畫上去的,要恰到好處。”
進入八十年代中期,吳冠中水墨畫創作步入成熟,他以東方的“韻”去消化西方的形與色,運用自如的材料和嫻熟技法皆服務于畫家深刻而鮮活的情感體驗。《千帆夕照》中山石線條通過自制的漏斗工具溢入紙上,有厚度而不單薄,在對輕重緩急的控制中,線的運動奔騰頓挫,極具張力,突顯尖削險詭的棱角,排筆刷出的塊面則增強了山巒的體量感,鑄造出山石經海風錘煉而出的堅毅奇秀。山坳處白墻黒瓦的村落,岸邊濃墨勾出漁船,強調了黑白灰的對比,夕陽染紅的天空,由漁船延伸至村落悅動色點,頓生靈動鮮活,最后均統一在山巒和海浪的銀灰色調中。取自油畫的表現手段,精心設計的畫面,構筑了充滿韻律的形式美,匯聚為一派東方繪畫的風骨和神韻。
恰如西方人在美術史中對吳冠中的評價:“在用西方的藝術技巧和方法的同時,中國的藝術家仍然尋找和自然的精神性結合,用他們的藝術作為實現人的生命與宇宙連接的一種途徑。”他在這一領域的探索,不滯于物象,不局限于形式,平衡于中西之間、具象與抽象間,“筆筆為山巒環轉不息之韻,線線為生命律動之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