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銅是非常貴重的金屬,所以銅佛像一般尺寸較小,有一些高度在十厘米之內,甚至僅兩三厘米高,被稱為“隨身佛”。其功用,除室內安置供奉外,還便于出行時隨身攜帶,作為護身法具。人在旅途,若有一尊佛相隨,那些人生難免的孤獨、惶恐和迷茫便會隨之減弱,增加的是一份安寧和包容。

清乾隆 銅鎏金無量壽佛
H:7.3cm
隨身佛體量雖小,然造型比例、細節刻畫一絲不茍,展示出豐富多彩的尊神形象和藝術風格。古代造佛的工匠,顯然都懷揣著一顆敬畏之心,所以即使是小小的寸佛,也做得如此精致而不失大氣。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古人的虔誠,也可以感受到過去時代的信念,將其捧在掌心或置于案頭,觀之總會產生難言的喜悅。

16世紀 銅鎏金上樂金剛
H:7cm

16世紀 銅四臂大黑天
H:6.8cm

15世紀 銅鎏金黃財神
H:10cm
每一尊穿越時空傳遞到我們手中的珍貴法相,都見證了因緣聚散,寄托了日夜祈禱的虔誠信念,歲月也在這些佛像上投下了斑駁的印記和潤澤的包漿。因為有這些感懷和領悟,以及對佛像的觀看和觸摸,才會令人不斷尋覓、珍藏,甚至窮極一生的光陰。

15世紀 銀身無量壽佛
H:9.5cm

13/14世紀 銅鎏金四臂觀音
H:7.3cm

14/15世紀 銅黃財神
H:6.5cm
佛像,并不只是關乎宗教,即便對宗教一知半解,也不妨礙對佛像的欣賞。這是因為佛像既有抽象的精神內涵,又有具象的工藝美。作為宗教造像,它所包含的精神力量,能超越物質世界的種種阻隔,令人平靜和安寧;作為藝術品,它又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

12世紀 銅黃財神
H:4cm

10/11世紀 銅釋迦牟尼
H:8cm


8/9世紀 銅蓮花手觀音
H:9.5cm

9/10世紀 銅金剛手菩薩
H:7.7cm
以上諸像均為2015華藝國際秋拍《靜觀》專場拍品。本專場所推出的這批各時期具有印度、尼泊爾、斯瓦特、西藏、內地等風格的隨身佛,有的距今已一千多年。這些小型的金銅佛像,伴隨著信徒長年游走于各地,凝聚了多少歷史和信念。有佛隨行,令我們心有所依,而它作為藝術品的實在,又給我們無窮的審美享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