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幅徐悲鴻的《西湖炊煙圖》,145×60cm,參天古柏,近前頂天立地,遠處疏落有致,兼得中國畫的筆墨韻味和 西畫的虛實寫照。左上方長題:古木森森欲蔽天,平蕪盡處起炊煙。不堪想像春歸夢,淪落西湖又一年。白云弟屬寫,悲鴻甲申莫春。鈐印:東海王孫。雅昌網上可 以查到它的蹤跡。2006年12月27日北京榮寶秋季拍賣,此畫以《古柏長春》上拍,88萬元成交。2007年11月30日保利秋拍336萬成交,注明: 此拍品經廖靜文女士鑒定為真跡,并附鑒定證書,將收錄于《徐悲鴻作品集》中。2010年6月2日保利春拍560萬元再次成交。此時我已看到第一次拍賣注明 的《徐悲鴻作品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廖靜文在畫集序言中特別提及:“此件給學生梁白云的《西湖坎煙圖》,畫面的空間感和體積感十分精妙,連紀念 館(指北京徐悲鴻紀念館)也沒有如此佳作!”2011年12月5日保利秋季拍賣會又一次上拍,估計450萬-850萬。結果流拍。
有心人可以在雅昌網上發現許多拍品在數年內經過這樣的流程,這也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反復交易的縮影。而我要說的是:這幅畫若干年后,上述記錄加上輔助資料足以成 為其流傳依據,是不是能保證其沒有真假疑問?畫面信息尚有“白云弟屬寫”。此人:梁白云(1912-1979),原名伯文,廣東人;1939年考入中央大 學藝術系學國畫,1943年畢業后,在中國科學院西部博物館任管理組主任,并兼任重慶北碚公園、北泉公園主任,及北碚師范學校美術教師;1950年起在重 慶博物館工作,1956年調任西南師范學院美術系教員、副教授,1959年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館制作100多件盆景。
保利拍賣的注釋 說,在徐悲鴻贈予學生的作品中,尺幅如此之大者極為罕見。這是因為梁白云是當年中央大學藝術系的尖子生,1943年剛畢業,留在重慶工作,徐悲鴻1944 年創作此畫,即將新作贈送這位表現突出的門生。當事人已不在,理論上或許可以找到相關人核實,但不能排除無效或誤證。
我在一本香港佳士 得1992年3月30日的拍賣圖錄上,看到122號拍品《古木參天》完全與《西湖炊煙圖》一樣,但作者為梁白云。經比對,《西湖炊煙圖》上“白云弟屬 寫”,在《古木參天》上為“梁白云弟寫此屬題”。原來是徐悲鴻為梁白云題字的畫,被挖改成徐悲鴻為梁白云所寫了。假如不是原圖在此,誰能說得清真假?長 題,字是真的;畫得很好,中西合璧。保利注釋詳盡解說,條條入理。只有真相能讓一切高妙的語言顯出拙劣可笑。中國書畫的真假鑒定在缺乏流傳依據的情況下, 一位高人目測就成確鑿的依據。高人的業務水平和德行常常被忽略。當下仍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近現代及古代書畫作品,因為巨大的商業利益進入高人的視野,他們通 過展覽、著錄給這些書畫鍍金,甚至捏造其出身。我希望未來人不要相信這種空降的流傳依據,把歷史的懸疑扔給歷史,讓書畫真偽判斷逐步過渡到建立有效信息為 依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