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淵教授把自己的這次展覽定名為“傳承與開拓”,極有見地極有膽識。她的確在數十年中追求著傳承著中國繪畫的博大和精深。她努力開拓著屬于自己這篇藝術領地的疆域。

《翱翔萬里祥和千年》
歷來中國畫種類有分科,粗分為:山水、人物、花鳥三大科;細分則翎毛、走獸、鱗介、蔬菓、草蟲等等,畫家因此被按照門類稱為山水畫家、花鳥畫家。張淵教授則于山水、花鳥無所不精,鱗介、草蟲、蔬菓無所不能。她的畫路非常豐富,她的畫風非常開闊。在她的筆下,已經突破了前人單一的套路,形成了一種全能型的開拓精神。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張淵教授能夠把山水畫的意境與花鳥畫的精致融匯于一體,拓展成為一種新穎的“山林花鳥畫”的樣式,在她的“松林”五屏組畫、“翱翔萬里祥和千年”、“秋溪”三條屏等等作品中,山水花鳥水乳交融,山與水有了花與鳥顯得更加生動,花與鳥有了山與水顯得更加鮮活。在以前的作品中,山水畫中有所謂“點景”人物或鞍馬,但這只是點綴或者點題;花鳥畫中也有補景或配景,但畫法不同于山水。在張淵教授的山林花鳥畫樣式中,她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山水畫的大氣、空間感、散點透視等特點和技法,彌補了花鳥畫一不當心就會有那么點“小家子氣”的弊病。

《秋溪》

《出山不改在山青》

《漠漠索溪水》
張淵教授在拓展自己的繪畫題材的過程中,把花鳥畫的配景拓展成山水林泉的所在,無疑形成了她的開拓性面目。
除此之外,張淵教授和許多卓越成就的畫家一樣,于書法于篆刻多有涉獵,并且均有一定深度。這其中透露出的消息,不外乎二點:一是書、畫、印三者內在的貫通,二是天資的充溢。就張淵教授而論,自身的開拓性的游戲三昧,是不在話下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