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嶺:從五十年代中國學蘇聯繪畫,將列賓,蘇里柯夫,列維坦等畫家和作品,源源不斷的介紹給中國觀眾,從而造成了這幾十年來人們的普遍的審美取向。這排在西方主流藝術之外的繪畫方法成為中國美術學院幾十年來一直在使用的教學圣旨,至今還是如此。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的藝術家如此按部就班地的畫下去,作品能參加全國大展,能得獎,卻和真正的藝術擦肩而過。因為我們表現的不是我們自己!
一葉障目:三十年前學畫時都是俄羅斯油畫的畫冊,以為那就是經典,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現在慢慢的好東西看多了,才知道我們太孤陋寡聞了現代的俄羅斯繪畫已走出了巡回畫派的陰影,作品新穎活潑,追求自我。但已過了在世界舞臺上表演的黃金時代。成就事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現在是中國藝術家最好的年代,能走出自我的一片天地是每一個有追求的藝術家的夢想!
再見,遼闊的俄羅斯:今天終于抵達北京再轉機上海再動車到蘇州,拎著超重的行李行走了在長長的侯機大廳,在短短20天的行程中,收獲很多:畫了20多幅油畫寫生,素描,油畫棒也有幾十幅,寫了數萬字的微信感言,看了幾乎我所知道的俄羅斯名畫,和其它有上千幅之多。最主要的是:看到了藝術道理路上前行的曙光!
7.22.回家途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