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苗超群讀史詩書法展在渦陽縣文化館開幕。苗超群現為中國吳承恩《西游記》研究會常務會長,出版有《品讀西游偶寄》《夜讀西游》《愛者無疆》等10部作品集。作品多次在全國各類大賽中獲獎。安徽書協副主席桂雍這樣評價:苗超群游離于文學與書法之間,長期與碑帖、史書為伴,筆耕不輟。其書法深具法度,風骨獨顯;其創作的作品,均是以自己的讀史詩作為素材,其中涵蓋了極為豐厚的歷史文化知識,為書法界學習文史哲知識、打造學者型書法家樹立了榜樣。”
通過采訪,我們了解到他習字三十多年,擅長行楷、漢簡,根植于二王,后習宋四家,用筆勁健灑脫,結體秀逸,注重氣貫全篇,節奏感很強,彰顯出強烈的生命意蘊。
攝身養學的求道者
苗超群在潛心書藝的歷程中,博采眾長,堅持走著自己的藝術探索之路,心之精微,與時俱進。其書行端體偉,碑帖相融,厚重沉著,節律鏗鏘明快,酣暢勢足,激昂奇崛,自得鑄金刻石之風神。品讀苗超群的楷書,字里行間散發著陽剛、豁達、老辣、蒼勁、雄強、奮發向上的浩然之氣。
創作者能真正地作出有水平的作品,關鍵還在“善悟”,不悟不化則越學越僵,只有不斷深入和啟發才能逐漸形成特有的審美趨向,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書如其人應其修,工夫之精在字外。苗超群出生于工人家庭,但自幼酷愛書法,多年臨貼不斷,積淀了豐富的底蘊,并浸潤了恣意忘情、春風沐浴的創作風格,同時也不忘和書法家們學習探討,在頻繁的交流、融合中增長了見識。
隨著中國書法藝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書法的表現形式也在不斷地拓寬和深化,苗超群的作品富有獨特的見解,賦予書法作品更豐富的內涵,其結構與章法匠心獨運,靈動灑脫,自由而古樸,豁達而有慧氣。這些特質在他的筆下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是他長期的人格氣度的使然,是胸懷、境界和學養的表達。
苗超群一直注重求古,習字一定要重臨帖,要溯古求法,正本清源,才能創作的過程中任意變化和運用,用心梳理、品法、體驗才能真正獲得“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縱觀苗超群的作品,真可謂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這是一種心得,也是一種修煉,真正能在書法中體現出一種哲思,一份博長,是需要有智慧和功力的。
書法的線條是流動的線條,由書家情感運動的節律所支配,因而具有最生動、最豐富的節奏,具有最強烈、最深刻的感染力量。苗超群書法磅礴,知白守黑,疏密映襯,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書法作品有一種單純而熱烈的東西,仿佛一眼過去就能洞悉世事。他的從容,厚道,直抒胸臆,全部都能在他的線條、筆墨中洋溢出來。以筆意帶動技法,又不局限于技法,作品中有一股清新之意,這也是他的特別之處。
筆耕不輟書寫恣意人生
苗超群工作之余,筆耕不輟。長期以來,面對繁忙的公務,他忙中鮮有悠閑之愛,每日埋頭書案,臨池染翰的同時書寫了大量的著作。出版了《品讀西游偶寄》《夜讀西游》《愛者無疆》《清水灣清水灘》《跋涉無聲》《夢里落雪》《夢歸自然》等多部作品,同時在“萬家熱線”連載“超群讀史”系列文章,取得無數讀者好評。常年的閱讀給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書籍的海洋中不斷汲取營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地探索,不僅形成了自己用筆剛柔并濟,結字嚴謹和諧的創作特點,還成就了其讀史系列中對歷史和人生獨到的見解。這些,都體現在他的作品中,奔放的氣質,縱放的筆勢,多變的字形,鮮活的用墨,都給人一種拙中見秀,拙中見雅的古雅之氣。
從事書法創作三十多年來,苗超群一直追求平衡之美、宏偉之氣,又竭力保持著恬靜舒暢的創作心境,自然有一種遒厚質樸,又有凜然不可侵的忠厚耿介之氣。近年來,苗超群正是在這樣德藝兼備的藝術道路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大書法、大社會的視野”的影響格局。
馬麗【北京】出版人 圖書策劃編輯,編劇,中國詩歌協會會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