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文俊
1955年生于重慶,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現為自由藝術家。中國攝影家協會及美國職業攝影師協會(PPA)成員,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一級攝影師,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大展組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副會長。曾在法國巴黎大皇宮、盧浮宮博物館、美國聯合國總部、紐約JACOB K. JAVITS展覽館、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術周、日本東京美術館、橫濱美術館、香港大會堂、阿聯酋迪拜文化藝術中心、泰國曼谷藝術中心、中國軍事博物館、北京今日美術館、重慶美術館、廣東美術館、云南博物館等重要藝術機構舉辦藝術展。
2009年獲日本AJAC國際藝術家邀請展國際金獎,2011年《他心通》系列作品獲第14屆香港大型藝術作品展國際金獎,2012年《幻化》系列作品獲第15屆香港大型藝術作品展國際金獎,油畫作品獲得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大展--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迪拜呈現“國際金帆船獎”。2012年被評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藝術家,獲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稱號等國際獎項,2013年獲第35屆美國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國際金獎,獲第19屆法國巴黎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大展國際金獎,《游戲》系列作品獲第16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香港大型藝術作品展國際金獎。2014年《圖騰II》系列作品獲第36屆美國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杰出藝術成就獎”;第二屆阿根廷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金獎;埃菲爾鐵塔大展“世界最佳藝術家”獎;第一屆卡塔尼亞藝術獎;2015年《國寶》系列作品獲第17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香港大型藝術作品展國際金獎;油畫作品《云端》系列獲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大展中華文化精髓系列展“風骨——中國藝術群展”華人藝術杰出貢獻獎。2013年《萬國園記》系列作品在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現的聲音》中展出。
作品曾被今日美術館、中國三峽博物館、中國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中國華亞藝術基金會、上海非藝術中心、《新周刊》、日本東京都美術館、美國職業攝影家協會、世界藝術家協會、阿聯酋迪拜文化藝術中心、美國阿爾多?卡斯蒂略畫廊(Aldo Castillo Gallery)、美國肯尼迪家族、第二屆阿根廷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聯合國世界人民理事會、美國時尚與藝術研究院等知名機構和藏家收藏。
傅文俊:創作隨筆摘錄
文\傅文俊
世界萬物,凡是以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為存在坐標的都具有自己的歷史。圓明園可謂是幾度繁華,幾度蕭條。1860年經英、法焚劫之后幾乎化為焦土;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再度遭搶;辛亥革命后,圓明園無人管理,遺物被大量盜走;文革期間,圓明園多處山形水系被挖掘填平。。。。。。現今它處于靜止狀態,但是它的歷史在藝術家手中仍會繼續。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注冊報告》于2005年12月1日獲得國際展覽局第138次成員國代表大會通過,高興之余莫名的思緒縈繞腦海。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著名的佳士得拍賣行將于下個月在法國巴黎公開拍賣當年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掠走的十二生肖青銅獸首像中的鼠首和兔首,預計成交價將高達二億元人民幣。十九世紀侵華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掠走了圓明園十二生肖青銅獸首,目前有五件已回歸中國,另五件至今下落不明,故鼠首和兔首很可能是最后露面的兩件。中國六十七名律師,近日組成了公益訴訟團,準備在法國對這兩件中國文物的收藏者和佳士得拍賣行提出訴訟,阻止拍賣、追索國寶。

歷史不應該僅存在于書本和文獻資料里,它也需要出現在我們對歷史的思考和反思中。只有這樣,歷史才是活的。
距圓明園的兩件獸首在法國拍賣還有約4天的時間,今天13時30分海外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的首席律師劉洋,將單槍匹馬地登上赴法的班機。他此行的首要目的,是阻止圓明園鼠首和兔首銅像在法國拍賣,讓兩件國寶順利回歸祖國。
上海世博園法國館設計師菲利耶一行到位于盧浦大橋附近的上海世博園區進行現場勘察。11月底,法國館將正式施工建設。在欣欣向榮的建構場面與圓明園廢墟的景象之間,某種無法言表的詭譎心緒縈繞不散。
雨果在《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一文中,把圓明園和巴特農神廟聯系起來,是因為二者作為東西方文明的代表,在外來的侵略戰爭中總是逃脫不了被掠奪的命運,但是二者所代表的東西方文明并沒有像它們自身一樣被摧毀,而是依然熠熠生輝、光照千秋。

《失之交臂》
真正的愛國主義彰而不顯,是公民個體有尊嚴、有規范地生活在這個國家,而從內心獲得的由衷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歷史上那些大而無當的虛空民族主義,皆是一種貌似強大的政治幻象,猶如吃錯了藥的瘋漢,在傷害了他人的同時,更反噬了自己。——摘自洪慶明微博
現今我們處于一個記憶倫理喪失很嚴重的時代,人類對待歷史的漠然使歷史的敬畏感蕩然無存。正如歷史學家卡爾所說的:“歷史是不斷流動、不斷被重構的,歷史總是活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它不僅指涉過去,更指向現在和未來。”我們無法逃避歷史,因為我們始終活在當下。
圓明園是真實存在的,以往的存在是向世人訴說它的舉世無雙,而今的存在是向世人訴說一百年多年前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的發展、政治格局的改變,它訴說的內容也隨之改變,變化的前后原委就需要我們在當下語境中去捕捉、去思考。

《信手拈來》系列第13號
攝影的客觀性與觀念性之間的關系,是一種辯證的張力關系。無論是紀實攝影還是觀念攝影,問題的關鍵在于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思想,而非具體的藝術手法。所以,觀念攝影作品也可以含有紀實的因素,在見證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觀念。
巴黎時間25日晚,在法國巴黎大皇宮舉辦的“伊夫·圣洛朗與皮埃爾·貝爾熱珍藏”專場拍賣會上,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分別以1400萬歐元落錘。
近些日子對創作的思考似乎與政治密切相關,但是,藝術家對于歷史與社會的認識絕非是單一的,并不是契合于主流意識,就一定是受制于官方藝術形態。
斷臂的維納斯擁有舉世無雙的美,美的原因不在殘缺的形式,而是其中所蘊含的神秘給予人們對其原初面貌的想象與憧憬。圓明園之于我就是斷臂的維納斯。

《信手拈來》系列第16號
當代藝術是具有問題意識的藝術,對當下問題的呈現既是藝術的責任,也是藝術家的責任。
圓明園遺址與世博園作為兩種不同的歷史存在,它們靜靜的見證和親歷著中國的昨天與今天,同時也預見著未來。如若把這兩個具有意義而又值得總結與思考的歷史節點并置在一起,是否能引領大眾從歷史存在與變遷的角度,重新審視現存的世界。
作為具有延續性的個體生命,人在精神上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豐富、深化和升華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是歷史性和文化性的,對歷史與文化的堅守是知識分子的責任。——摘自王林《歷史是知識分子的最后地盤》
影像作為一種切入當代藝術的載體和媒介,開始切入到中國當代藝術的整體敘事中。攝影與新媒體藝術、裝置、行為以及影像藝術相互融合,并呈現出獨立不依的美學價值。
在蘊藏著巨大創造資源的數字時代,構建屬于自己的圖像表達的重點,在于表達出自己的歷史立場以及在藝術上與他人不同的文化取向。
2002年至2010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