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大偉先生2000年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同年赴法留學,就讀于法國里昂實用藝術學院,進入菲力普教授工作室研修當代繪畫。2003年考入法國布爾日國家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專業, 隨法國著名藝術家尼哥拉教授和皮迪埃爾教授學習研究新媒介藝術和觀念藝術。2006年獲得法國國家高等表現造型藝術學位。現執教于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湖南省畫院特聘藝術家。
于大偉先生的藝術創作形式多變,兼具繪畫、裝置、行為和觀念藝術。多樣立體的藝術專能為他的作品不斷呈現新面貌提供了廣闊的展現空間,對中西創作文化的靈活駕馭,和堅韌不拔的創造力交融整合為一個全新的美學欣賞點,而東方文化底蘊和個人體驗則是他作品的生命所在。
于大偉先生的彩墨繪畫創作,在中國畫的氣韻、布局、用筆和用墨的基礎上,糅合西方濃烈的色彩,追求東方式人文情懷及客觀感受,大物化境,心印造像,以極強的藝術視覺沖擊力展示著藝術語言的確切性。他的水墨畫作品浸潤且保留的空間是鮮活的,如同“猛獸”一樣,純潔顫動的色彩中描繪出既富有詩意又充滿激情的中國風景畫。
非理性的秩序——于大偉繪畫解讀
楊大偉
在西方哲學史上,非理性主義的元義是用“直覺”認識上帝,主張“忘形出神”;歐洲中世紀的神學家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那認為“只有直覺才能認識上帝的本質”,它與感性和理性無關,注重直覺,“指人的思維不經過推理而直接把握事物本質的一種認識”,是神秘的頓悟和豁然開朗。叔本華開現代非理性主義的先河,提出只有直覺或觀審才能把握觀念,直覺擺脫了時間和空間,擺脫了概念和理性思維。胡塞爾在現象學里闡述的“本質的還原”就是一種直覺的方法,他創立“本質的直覺”,直覺就是用直接看來審視自己的意識領域,從呈現在意識領域內的現象之中,排除那些感性的、具體的東西、即非純粹的現象,而將純粹的現象即直接呈現在意識中的事物本身描述出來。柏格森的直覺主義認為“所謂直覺,就是一種理智的交融,這種交融使己置身于對象之內,以便與其中獨特的,從而是無法表達的東西相符合”。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抑或中國,所謂本質的直覺就是通過反省自己的主觀意識獲得事物本質的方法,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直覺通神,禪宗文化這樣的直覺,神學文化也這樣的直覺,直覺是認識藝術的本質;也是藝術發生的本質。

《浪漫記憶》
從波洛克揮灑恣肆,淋漓縱橫地將顏色,筆觸和色滴灑落在巨大的畫幅上開始,20世紀對繪畫藝術的表現和書寫就已經開始了它的精神之旅。波洛克宣稱,自己在畫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在畫什么,在畫的過程中才漸漸明晰自己畫的是什么。需要說明的是,靈感的出現是一種無阻礙的狀態,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一個充滿了先入為主的大腦和靈感是絕緣的,一個充滿了狹隘和偏見的大腦也是和靈感絕緣的一個藝術家非理性方面的特點往往是藝術家經驗和潛意識的體現,是理性認識再次升華的潛在力量。的確,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就像物理、數學,是一種強加于混沌之上的秩序。而這個創作的心理體驗過程,則是畫家從作品中感悟出的個人潛意識中所蘊藏的藝術精神的心理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杰出的畫家,只有具備思想的體驗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可能建構起一種具有自身審美價值的獨立世界。這種心理體驗也正如康定斯基曾經說到:“心靈達到一個無物象的顫動,它更復雜,更超感性。”藝術家于大偉就是基于以上的文化背景尋找到了切合自己的藝術語言。

《紅妝》
我們縱觀于大偉的繪畫,大致可以發現以下三個方面的特質:
一、非理性的直覺。于大偉畫畫沒什么束縛,所以也就更加單純。他拋棄一切邏輯思維所必要程序,冥想中以直覺突破了物質的、地域的和時空的界限,突破了語言、語意和語境的疆界,進行著大幅度的跳躍。在這種直覺中將畫家與自然溶為一體,使他的情感與平常心通過身體所得到的自然世界的感覺交融,形成—種新的表象,這表象不是外界的影像反映,是直覺的幻化。

《鄉情系列》18
二、非理性的境界。創作過程中,于大偉沒有心靈的疲憊和時間的流逝,只有愛意愉悅內心,對他而言,繪畫像活著一樣重要,繪畫是他的精神家園。于大偉瞬間的頓悟,是為了追求“本心清凈”的喜悅,追求心靈的澄明寧靜的境界。
三、非理性的表現。于大偉的畫中充滿了音樂感和舞蹈的韻律,韻律和意境形成了一種內在的東西,一種深厚文化的美。強化“活參”法,“活參”就是對于“本心即佛”和“本心清凈”玄學思想,在保留根性的原則下,用靈活的思維,隨意表達理解:“本心即佛”可以演變為“本心即畫”;“ 本心清凈”可以演變為“本畫清凈”。

《鄉情系列》17
于大偉的主觀心靈與這些客觀形象深刻遇合,直覺感應而“忘形出神”,他的畫面將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精神,置放在虛、實的兩極;他偏離了主題意識對結構的平衡,內心深處更傾向于中國文人畫寧靜空靈的傳統,不事修飾,放縱天性,在“道法自然”中物我兩忘,感受和體驗宇宙的生命;他遮蔽歷史,以凸顯作品非理性的哲學特質;他淡化地域特征,以延伸多元文化的空靈及精神空間。于大偉的藝術作品是人類與環境的沖突與和諧、是文化與地域的沖突與和諧、是哲學與源流的沖突與和諧。所有沖突與和諧,如禪靈惠及眾生,皆成心語。

《多彩生活》
眾所周知,一件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是由可見的和不可見的兩部分構成。在人的思維過程中,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交織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補充,共同形成對事物的認識。線、色是表現東方藝術神韻的要素。這屬于繪畫本體論的形式范疇和視覺反映。在運用色彩、線條的形式表達中,迫使自身的靈魂出殼,其結果無非是轉化成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愛意。通過顏料的組織反應和交融,形成了愜意卻又迷離的色彩效果,在沖突中和諧;于大偉的唯美畫面充滿著祥和瑞麗。
馬列維奇曾經說過:“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最高的思想。”我想這樣對于大偉說:“用最直接的方式表達至高的境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