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志軍,1971年生于安徽省無為縣。1996年畢業于安慶師范學院藝術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淮北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淮北市國畫院專職書法家。書法作品多次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性大展中入展、獲獎。《書法報》、《書法》雜志、《書法導報》均有專版介紹,2011、2012年連續兩年獲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授予“書法發展貢獻獎”。2013年5月于淮北市舉辦個人書法展。
主要展覽入展、獲獎情況;
2004年 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書法展 入展
2004年 首屆語文報杯全國教師書法展 三等獎
2005年 冼夫人獎全國書法展 入展
2006年 首屆全國行書大展 入展
2007年 第九屆全國書法篆刻展 入展提名
2007年 第六屆中國書壇新人展 入展
2007年 首屆普洱茶藝術節全國書法展 入展
2008年 首屆永樂宮藝術節書法展 百佳獎【最高獎】
2009年 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展 入展
2009年 第三屆蘭亭獎堯山杯全國書法展 入展
2009年 新世紀第二屆安徽省書法大展 優秀獎【最高獎】
2010年 第三屆永樂宮藝術節 百佳獎【最高獎】
2010年 第三屆全國中青年書壇百強榜 百強
2011年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百人精品展 入展
2011年 信德杯全國書法展 優秀獎【最高獎】提名
2011年 安徽省書協授予 書法發展貢獻獎
2012年 鄧石如獎全國書法展 入展
2012年 第四屆全國中青年書壇百強榜 百強
2012年 中國瘞鶴銘獎全國書法展 入展
2012年 烏海杯全國書法展 入展
2012年 百里杜鵑全國書法展 優秀獎【最高】
2012年 張芝獎全國書法展 入展
2012年 安徽省書協授予 書法發展貢獻獎
2013年 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全國書法展 入展
2013年 孝行天下埇橋杯全國書法展 入展
2013年 第三屆蘭亭書法雙年展五體書法大展 入展
2014年 生態大連全國書法展 入展
志軍印象
五年前初夏時節,在蚌埠舉辦的全省草書培訓班上,我與志軍相識。初見時,他一副瘦弱、黝黑的樣子,聽課筆記做得特細,交流時說話聲音不大,總是滿臉憨厚的笑容,一口南北混雜的方言,給人以質樸實在的感覺。后來得知他老家是我的鄰縣無為,同屬一市,便愈加親切了。再后來,一同參展、領獎、會議、學習,交流漸多,相知漸深。


志軍有才。美術學科班出身的他,書法、美術、篆刻、藝術理論,樣樣都是專業的水準。在如此立體背景的襯托下,反映在其創作中,比起只會單純寫字的書家,其書法便更加具有一種精致與豐富的品質。點線形式與詩文內容的協調、整體氣氛的經營渲染、印章題跋的位置與組合——在其作品中,無處不見其匠心巧思,令人咀嚼再三。他的篆刻作品,我也很喜歡。無論是古璽、漢印、細朱文,還是佛像肖形,都是刀刀見筆,很見功夫,且與其書法風格極其熨帖。近兩年,是志軍的豐收之年:辛卯、壬辰年接連斬獲中國書協主辦的國家級大獎——“信德杯”與“百里杜鵑杯”,并受到省書協的專門表彰。這充分驗證了其過人的藝術才情,顯示了不容置疑的創作實力。

志軍低調。當今藝壇足夠熱鬧,賣萌耍酷、搞怪忽悠、裝腔作勢、汲汲富貴者日眾,梳小辮、剃光頭、蓄長須已算不上什么新創意,“書法家”,已光榮地漸漸淪為“書法活動家”。這樣的情境下,沒有一丁點藝術家“范兒”的志軍著實顯得有些另類,甚至是“土氣”。他與網絡、微博、微信幾乎無緣;很長時間里,沒印制名片、宣傳冊或作品集,所葆有秉持的是那份書生意氣、那憨厚笑容,以及常念叨的一句口頭禪:“**寫得好啊,我可得好好學習才是……”。當別人在忙著炒作時,他把自已的全身心安放于書齋,不聲不響地一路寫去,與宋元對話,入晉唐堂奧,與古為徒,漸入佳境。在師友的一再催促下,今年上半年,才在淮北舉辦了規模很小的首次個人書法展,用他自己的話講,聊為小結與匯報吧。莊子云:“用志不紛,乃凝于神”,志軍庶幾近矣。

志軍務實。在鐘愛的書法與平實的生活之間,志軍同等用心,甚至,相較之下更看重后者。為人師、為人夫、為人父……,他有條不紊地穿梭于各個角色之間,扮演得平常而又稱職。愛人的單位在數十公里之外的市郊,常早出晚歸,他在市區工作,離家近些,于是除了周末時間,操持家務、照顧孩子之類的任務便更多地落在了他的身上,臨池創作時間所剩無幾,要么見縫插針,要么是候到夜闌人靜時分,但他毫無怨言。與志軍電話閑敘時,每每談及家庭,他常說:“練字創作費時間,離不開家人支持呵”,話語里充滿了知足、感恩與濃濃的溫情。志軍明白:藝術是花朵,生活才是根本與源頭活水。行走坐臥,處處皆禪意,離開了普通日子里的踏實感與平常心,藝術之花遲早會單薄、干癟、枯萎。

我讀志軍書法,品質有二:其一曰雅正。志軍一直取法傳統之正脈,與狂怪野道無緣。二王的清逸,東坡的敦厚,顏字的寬博,于他字里行間皆有消息,充滿了正能量;同時,形式亦清雅可人,多采用扇面、手卷、手札等,文氣滿紙,古風習習。其二曰樸厚。志軍筆下的線條渾厚飽滿、堅實有力;結字簡潔利落、嚴謹莊重,無忸怩作態,無玄虛手腕。老子云:“大樸不雕”、“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這些樸厚的點畫形跡,不正是志軍人格品質之外化流露么。
曾讀過志軍這么一段藝術感言:“今天的我們都生活在兩個世界里——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說到我自己,肉 體生活在物質世界,而血液卻流淌在精神世界里。”辭真意切,高逸情懷,祝福志軍。
凌海濤(四屆蘭亭獎一等獎)于百川堂
2013年7月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