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干請命過江東,穎脫欲出為曹公,
群英會罷一榻眠,安聞同窗笑夢生。
——超群讀史詩書系列之蔣干盜書

【書者心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中,英雄迭出,蔣干算不上英雄,而且不是一個什么大人物,被三國演義演義成了名人。反正,打小的時候,只要看戲,戲臺上的蔣干就是一個丑角。想到蔣干,干一件壞一件,兩次過江,干的都是,人家瞌睡送枕頭的事情。
曹操所帶的北方之兵不習水戰,幸得荊州降將蔡瑁、張允為水軍都督。此二人久居江東,諳習水戰之法,周瑜一直視為心腹之患,久欲除之而難以下手。恰巧自報奮勇說降周瑜的蔣干過江來了。周瑜略施小計,讓蔣干盜得蔡張二人寫給他的密信,致使曹操錯殺了二將。然而周瑜破曹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避難江東的龐統雖想出了連環計,但如何讓龐統平安過江,又如何使曹操不生疑竇?正在周瑜為此發愁的時候,蔣干又來了。是他把龐統引見給曹操,曹操輕信了名士龐統獻的連環計,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蔣干兩次過江,兩次中計。不僅葬送了曹魏的83萬人馬,連曹操本人也差點命喪黃泉。難怪后人評價蔣干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腐儒。現在民間還有一個歇后語:蔣干過江——上了大當。
蔣干是九江人,周瑜是廬江人,同屬于揚州的治下,二人是同鄉;自幼在一個學校讀書受業,二人又是同窗。蔣干的才能和學問還可以,很有口才,《江表傳》稱其有儀容,以才辯見稱,在江、淮之間獨一無二。曹操手下人才濟濟,獨挑選蔣干去游說周瑜,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只是沒能如愿。琴棋書法無所不能,四書五經爛熟于心。蔣干也不是沒有膽量,曹操與孫劉聯軍對壘,周瑜殺了曹魏使臣,刀光劍影,劍拔弩張,此時,蔣干主動請纓,一葉扁舟,三寸之舌,欲說降統兵數萬的東吳大都督。特別是第二次過江,面對惡語相加而又心胸狹窄東吳統帥,他置生死于度外,據理力爭。
但是,我們看到的結果,是蔣干的愚蠢,所以,英國的諺語說的好:It is one thing to say,but it is one thing to do。有學問是一回事,會不會辦事又是一回事。西漢大將軍衛青和霍去病雖然出身卑賤又沒什么學問,卻成了擊敗匈奴,成為一代名將。而有著一肚子學問的蔣干卻成為后人談資笑料。
赤壁之戰雖早已被滾滾東去的長江水吞沒了,但蔣干式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并沒有絕跡。這種人可能是學富五車的大學問家,會發表各種評論,更會引經據典的高談闊論,但遇到具體問題不僅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甚至連一件很小的事都辦砸了。對這種只會說不會干、關鍵時刻迷迷糊糊分不清是非的蠢才,最好的辦法還讓他到第一線摔打磨練一番,在實踐中學點真本領,成為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咱們再轉回頭說說周瑜。老同學來了,周瑜就沒有安好心,好吃好喝好招待,同鄉同窗還同床。(韓非就說過,一防在旁,一防在床)“大丈夫處世兮,立功名,功名既立兮,王業成。王業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兮,吾將醉,吾將醉兮,舞霜鋒。”目的很明確,三國中的計謀謀事,周瑜是借用了蔣干,還把蔣干扔進千年的笑海之中,可能,作者羅貫中也有功勞?!度龂萘x》寫赤壁之戰時“群英會蔣干中計”這段文字,源于元代的《三國志平話》,也不全是羅貫中的發明創造。羅貫中只是對《平話》作了一番加工改造,使故事既生動傳神,又顯得合理?!镀皆挕防锏氖Y干是個仙長,曹操拜其為師,派他去游說周瑜,結果反中了周瑜之計?!堆萘x》把仙長、拜師這些去掉了,又對故事精心修飾,使“群英會蔣干中計”這個回目花團錦簇,十分好看,而蔣干也就成了書卷氣十足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小丑式人物,如戲劇《群英會》中所表演的那樣。
也有坊間傳說了蔣干的死。赤壁大戰后,蔣干到了江東,跟周瑜做事,因為江邊殺俘虜的曹兵,與周瑜不和,被周瑜“推薦”到閩郡,雖然偏僻,蔣干每天忙于工作,倒也不覺得寂寞,生活過得很充實。一天,有個一起在曹操手下共過事的謀士許文龍來投靠,蔣干讓他做了書吏。許文龍經常和周圍的同僚聊起蔣干的事,有人密告給周瑜。周瑜很惱,便授意閩郡的一個官員出面告發蔣干,并暗許日后他可以坐蔣干的位置。于是那名官員便上奏吳侯,說蔣干任用奸人,意圖謀反。揪住許文龍原是曹操手下,反被蔣干重用這件事,一口咬定他們是曹操派來的奸細。不久,吳侯就傳旨要殺蔣干和許文龍二人。處斬的前一天,周瑜來看蔣干,蔣干對周瑜說: “公瑾,看在我們同窗的份上,我不求你放了我,只求你放了許文龍,他是因為我而惹的禍。”周瑜做出很傷心的樣子說:“子翼,這是吳侯下的令,我也沒辦法啊!”蔣干將頭扭向墻壁,不再理周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