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培魯藝術簡介
崔培魯, 1944年生。山東棗莊人,早年就讀于臨沂藝校,師從著名畫家王小古和皮之先,后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修班,受業于高冠華、郭怡孮、張立辰等教授,曾受聘為山東畫院高級畫師,1992年調入深圳特區,創辦南山畫院并出任文化館長,在深圳、廣州和北京設立魯芳齋藝術工作室。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名人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理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書畫聯誼委員會委員。全球華人華商聯合總會書畫院院長。

(卓克藝術網數據)
崔培魯先生致力于中國畫創作和研究四十余年,成績桌著。尤其是他的花鳥畫更顯其精湛的藝術造詣。代表作葡萄和牡丹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被收藏于北京人人民大會堂和美國維吉尼亞洲國家博物館等眾多中外機構。

國畫《竹韻抒豪情》、《迎奧運白梅圖》、《家鄉大石榴圖》等作品相繼參加全國中國畫大展并獲獎。他畫路寬廣,取材廣泛,人物山水兼長,工筆寫意皆精于表現。作品注重傳統、生活、學養及感情的融匯和時代精神的表達,并強調表現“大花鳥”意識和內涵。

崔培魯熱愛生活,勤于觀察和思考,著力表現對自然生活的感悟。他牢記王小古“師古不古”的教導,以書法功力入畫,加強多方面的修養,取法諸家之長,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求新求變,同時注入新的創作理念。其風格流派早為業界及世人稱頌,素以“崔葡萄”、“崔牡丹”之雅號享譽畫壇。

崔培魯的花鳥畫,不論是葡萄、牡丹、雄雞還是梅竹、芭蕉與紅綿,都表現出生機勃勃、清新明快,給人以奮發向上的審美感受。藝術大師劉海粟在觀其葡萄作品后,欣然在其畫作上題寫了“氣韻生動”的贊語。程十發,董壽平、黃胄等前輩也先后為崔培魯畫展題寫了“六法翻新”、“六法精妙”、“樂此不疲”的評價和贊許。

1985年,崔培魯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之后,相繼在美國、日本、新加坡、英國、泰國、印度等國家及我國香港、深圳、廣州、濟南、煙臺等地區舉辦個人畫展和學術交流。曾榮獲“國際書畫名人成就獎”、“國際文化交流精英獎”和“世界文化藝術交流功勛金獎”。

2010年8月,在上海世博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主題活動中榮獲“中國國粹文化成就獎”。
2011年6月,崔培魯與女兒崔文彤應邀于澳門基金會舉辦父女作品聯展。 2012年12月,被評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和市場潛力中國畫藝術家,并出版個專集。
2013年,應國內多家出版社邀請,出版發行了大量高端名家合刊畫集及馬年臺歷掛歷等出版物。
2014出版《國家文化傳承人物崔培魯》個人專刊及入編《中國書畫收藏投資價值二十位藝術家》,2014年榮獲“世界華人經濟促進人類和平領袖獎”。
“七十” 非古稀,“師古”創新篇,“崔培魯70前國畫藝術大展”將于今秋展現予京城。

目前,收藏崔培魯作品的畫廊和藏家正在逐步增加,市場價位也在幾百元一平尺上下浮動,是比較貼近民生的價格。崔先生一生致力于花鳥畫創作,猶以葡見長。其創作作品鮮活生動,多姿多彩,適合懸掛在飯店、旅社等社會活動場所。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崔培魯的作品價格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