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家秋紅 180×180cm 2007
自新中國建立以來,以李可染的《萬山紅遍》為代表的紅色山水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紅色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各種題材的繪畫作品上,但是,用鋪天蓋地的紅色來描繪農家山水、田園鄉村的,朱利群是第一人。
1997年,朱利群的作品《農家情》在中國文聯舉辦的“全國第三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中獲得了優秀獎。這是朱利群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他真正進入了藝術創作的階段。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他的“農家情”系列作品頻頻在國家級、省級的重大展覽中獲獎,更重要的是,其個人風格也從此確立。
讓朱利群成名的“農家情”系列作品,描繪的不過是鄉村里最普通的景色:山村、炊煙、草垛……然而他筆下的畫面語言非常獨特,濃烈的紅與黑,鋪滿畫紙,幾乎沒有一絲留白,那大紅的調子,艷麗得仿佛能醉人,密密如匝、富有韻致的黑線,以及鮮明而單純、熾烈而寧靜的意境,都構成了他作品的獨特標識。

厚土 192×129cm 2007
1968年,朱利群出生于武進鄭陸鎮東青農民家庭。小時候,就顯露出了對美術的濃厚興趣。在他生長的環境里,無論是田野、荒坡、流水、小橋還是草屋,都是他傾訴在畫筆上的對象,憑借著自己對于繪畫一股熱情去臨摹一切感知到的東西。
初中之后,他應征入伍,這成了他人生的重要的轉折點,在部隊訓練時他結識了兩位從南京藝術學院下部隊體驗生活的畫家,與他們一見如故,耳濡目染間,更是增添了繪畫興趣。兩位畫家也很欣賞他的繪畫天賦,在他們的鼓勵下,朱利群一直堅持創作,從未間斷。“尋求藝術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面臨很多的考驗,必須有著堅持的信念和刻苦的決心。”他們的這番話成為了朱利群繪畫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指引著他一路前行至今。

秋紅農家 180×95cm 2004
出生在農村的朱利群,自幼受鄉土文化和農家情懷的哺育。綠蔭翠色中的白墻黑瓦,清澈流動的小溪,聳巒疊彩的山岡都是他創作的題材。在他心目中,鄉村山林并不是飄忽輕柔的色調,而是厚重有力的,有著西洋油畫下的光感和質感。他用現代裝飾性構成圖式和積彩手法,以紅色為主基調,營造出厚重、大氣、積極向上的藝術氛圍。構圖方面,在紅色的基調中夾雜著大塊大塊的黑色,使得整個畫面既渾厚濃烈又寧靜安詳。紅與黑的對比,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生命那陽剛之色、浩然之氣躍然紙上。他在紅與黑的碰撞中尋找著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勤勞的農夫、簡陋的農舍、無垠的麥田上傾訴著他內心的情感。從這一片土地上,他感知到了喜悅和悲傷,領悟到大自然的溫柔和人的力量。總總一切都給他的藝術創作提供了無比廣闊的空間,農家成為他藝術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秋紅農家 218×143cm 2014
中國畫忌用大紅,朱利群在“農家情”系列作品的創作中卻任性地用上了鋪天蓋地的紅色。紅色的山巒,紅色的草垛,間以黑色的深影,漫山紅遍只圍著一座小小的白色糧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談及這批作品,平時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地笑了。他說自己生長于農村,對于家鄉的那份情懷,就是如此炙熱,沒有比濃烈的紅色更適合用來表達的。他堅持質樸簡約的畫風,用凝重的色彩和細膩的筆觸,將鄉村農舍、農田、農家的恬靜與淳樸,呈現在紙上。明明是濃烈張揚的紅色,卻給人以無比厚重與斑駁的感覺,這是生命的色彩,也是朱利群的記憶中、夢里山鄉最純真的色調。

朱利群,1968年生,江蘇武進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劉海粟美術館典藏部主任,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師。作品曾獲首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優秀作品獎(最高獎),全國中國畫大展優秀獎,兩次獲江蘇省中國畫大展銅獎,江蘇省第一、第二屆山水畫銅獎,五次被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提名參加全國中國畫提名展,入選全國性重大展覽二十余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