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商2015春季藝術品拍品會將于2015年7月24-26日,在杭州歌德大酒店舉行。
預展
時間:2015年7月24-25日(星期五、星期六)AM9:00-PM8:00
地點:杭州歌德大酒店三樓金色大廳(杭州市上城區(qū)西湖大道19號)
拍賣
時間:2015年7月26日(星期天)AM9:30
地點:杭州歌德大酒店三樓金色大廳(杭州市上城區(qū)西湖大道19號)
“金聲玉振”——篆刻家之書法
拍品預覽:

lot042
趙之謙(1829-1884)復沈應奎(1821-1895)書一通
外兩通(譚鐘麟、蔣凝學致沈應奎札)
水墨紙本 鏡框
釋文:(略)
說明:錢鏡塘(1907-1983)先生舊藏。
22.5×12cm×5?約0.2平尺(每幅)
RMB: 50,000—100,000
《趙之謙復沈應奎書》讀【dòu】釋
文/析齋
四月中旬已發(fā)一書,由繆堅士
(繆鞏(1851-1887),字堅士,光緒己卯(1879)年中舉,江蘇溧陽人。父繆梓(1807-1860),字南卿,道光八年(1829)舉人,歷署縣州道,浙江按察使等。咸豐十年(1860)戰(zhàn)死軍中,謚“武烈”。趙之謙追隨繆梓多年,視為學問人生之楷模。
轉交,想尚未到。故又有今日賜書。謙
(趙之謙(1829-1884)。初字益甫,號泠君,后改字撝叔,號悲庵,無悶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悔讀齋”,浙江紹興人,咸豐己未(1859)舉人。官江西鄱陽、奉新、南城知縣等。趙之謙是清末書畫篆刻大師,繪畫開海派之先河,書法以碑骨寫帖筋,戛然獨造,秀而不媚,直接漢魏六朝神髓。篆刻熔秦鑄漢,揉皖、浙兩派為一爐,成就最高。藝事之外,長于詩文著述,學識才力允為清季翹楚。有《章安雜記》,《六朝別字記》,《國朝漢學師承續(xù)記》,《勇廬閑詰》等傳世,總纂《光緒江西通志》。趙之謙是一位博大精深,天縱其才,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的藝壇巨匠,是一位能與北宋大才子蘇東坡掰手腕的傳奇人物。)
去年生子,並不能值金星過日之時。
(鄒濤編《趙之謙年譜》(以下簡稱鄒譜)P227,同治十三年(1874)條載,“約是年,得一子,取名壽伣。”)
曾有書告練溪,
(練溪,當為趙之謙友人之字號。練溪,姓胡,趙屢為練溪作書畫,其中,《花果圖》款曰:“練溪五兄同年屬補花果。撝叔記,六皆拓吉金。”不枚舉,待考。)
幸其不生於過日之時,
(過日,金星過日,舊稱金星凌日,天文現(xiàn)象。實乃金星軌道在地球軌道內側,與太陽三者剛好在一條直線上,從地球上觀察金星就像一個小黑點一樣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歷史上,朝野一般以為,金星凌日,主有難,多戰(zhàn)事。查天文資料,1874年12月9日在我國可觀測到金星凌日。至此可以坐實趙之謙在1874年,即同治十三年確生一子,且時間在12月9日左右。又據(jù)鄒譜,同治十二年(1873年)趙之謙續(xù)娶休寧陳氏女為繼室,此子為陳氏所出,趙原配范氏無所出。)
可往看信也。此言若非公捏造,大約陳仲子之說耳。來告者或有淺夫,而更得淺淺夫信之,故公有此話耶?否亦道聽塗說而不完全者耶?自去冬起,不致書之故,具前信中矣。蘭陂
(蘭陂,錢保塘 (1833--1897),字鐵江,號蘭陂、蘭伯等,室名清風室。咸豐己卯(1859)中舉,浙江海寧人。光緒己卯(1879)任四川清遠知縣等,著作頗豐,能書畫,與趙之謙為同年摯友。)
已有信來,所說近懷亦較尊書為詳。如此而已四字,恐亦僅有其半也。落霞孤鶩,秋天【水】長天之現(xiàn)身說法,容再體會,至廣果天。
(廣果天,又作果實天、嚴飾果實天、密果天、大果天、廣天、極妙天。為色界十八天之一,位于第四禪天之第三,即福生天之上,無煩天之下。)
一層,未能夢見,大約貪、嗔、癡
(貪、嗔、癡,為佛經(jīng)所指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于生死輪回,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三者俱全,方到其地耳,則從實驗而得之。謙
(趙之謙,見前)
記《論語》
(論語,《四書》之首,儒家經(jīng)典,為孔子語錄。)
有少壯之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現(xiàn)尚在壯年,故但戒鬥,不再辦假漢碑,
(據(jù)鄒譜,同治十一年條,李文田(1834-1895),字畬光、仲約,號若農(nóng)、芍農(nóng),謚文誠,廣東順德人。咸豐九年進士,同治九年任江西學政,后官至禮部侍郎。學問淵博,著述豐富。李文田是年在南昌獲漢《西岳華山碑》拓本,……
又據(jù)張小莊《趙之謙研究》附錄—《趙之謙年譜》P663,同治十二年(1873)條,是年為李文田藏《漢西岳華山碑》補闕九十六字并作跋……)
若欲傍人附和贋物,以冀鉅金,揄揚瞽說以博匿笑,則不如日招和尚尼姑稱老太爺之為妙也。待友朋且不可,況以老輩施之後進乎?蒲孫
(蒲孫,程秉釗(1850-1891) 又名秉铦,字公勖,號蒲蓀等,安徽績溪人。光緒己卯(1879)舉人,庚寅(1890)進士,著名學者,著述頗多。同治九年至光緒四年,受聘佐趙之謙編著《江西通志》)
今年必歸應試。兒子。
(趙壽佺(1851-),號小撝。為趙之謙繼子。據(jù)鄒譜,咸豐十一年(1861)入繼,時年十一歲。)
亦隨舍弟同來到杭,必當謁見。萬一無寓所,則乞假一椽芘之,舍弟忠厚,兒子及諸侄輩皆不懂事,或仍不知附和《華山碑》,請勿罵也。彼輩不服罵者,不比謙之不怕罵也。此承萬福。
之謙頓首
吉田
(吉田,沈應奎(1821-1895),字小筠,號吉田,浙江平湖人。附貢生,例捐納歸安訓導后升溫州府泰順教諭,立軍功,選為云南恩安候補知縣。同治初,左宗棠巡撫閩浙,過溫州,以同知銜命沈赴閩,署泉州府。同治三年(1864),左宗棠移督陜甘,調沈應奎任陜甘大營總理行營支應處。不久,因軍功升陜西按察使、貴州布政使,後授臺灣布政使護理巡撫等。
先生侍右。
五月十三日
(綜上,應為光緒元年(1875)五月十三日)
頹唐暮景,必無是矣。
蒲孫附候。來書亦示彼,彼亦粲然也。氣盛性急心粗手快,公兼而有之,壽無量矣,故不以為怪,而以為喜。
(此書當是趙之謙在南昌《江西通志》總纂任上,復沈應奎關于日常生活的私家信札。內容涵蓋了天文學、佛學、儒家經(jīng)典,金石考古學、唐詩等等,言簡意賅。身處陋境的藝術大師,雖欲求人,無復有求人之志。純是六朝人風骨,與大師對漢後隋前文藝風華的仰慕,如出一轍。
趙之謙題《二金蝶堂印譜》說:“然令我一生刻印賦詩學文字,固天所以活我,而于我父母生我之意大悖矣。”又曰:“此碑不到眼,碑自不幸,非我等罪。”……藝術史上的趙之謙恐怕就是一段傳奇,一縷絕響。)
附錄一:
《譚鐘麟復沈應奎書》
連日風火上搏,牙根牽引,痛不可忍。服涼劑稍壓,而腹中又不舒展。上熱下寒,東徵西怨,殊無策以治之。
龍駒寨事,未見稟報,傳聞確否?餉事至明年春夏之交,必窮陝庫。只能暫挪少許,何濟於事。金餉未見大批,則嚴寒即可慮也。
此復 頌
吉田仁兄大人大安
弟麟頓首
卅 辰刻
日內筆札究有不暇給之勢。可厭。
(麟:譚鐘麟 (1822-1905),字云覲,號文卿,崇德等,湖南茶陵人。咸豐六年(1856)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同治間,先后任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杭州知府,河南按察使,同治十年(1871)陜西布政使,十一年署巡撫。光緒元年(1875)三月十五日實授陜西巡撫。五年(1878)調任浙江巡撫,加兵部尚書衙。七年(1880)升陜甘總督。……政績卓著,清末名臣之一。謚文勤。
其子延闓,澤闓亦為晚清民國巨宦。)
附錄二:
《蔣凝學答沈應奎書》
吉翁尊兄大人閣下,頃接來示,並承出示中堂。
(中堂,明清內閣大學士之尊稱,此指左宗棠,查清代職官年表,左氏于同治十二年(1872)授協(xié)辦大學士,十三年授東閣大學士,光緒元年(1875)為陜甘總督,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擁有籌兵,籌餉和指揮全權……)
函。一並聆悉,金餉協(xié)解寥寥,其軍心可知。時值年終,誠可慮之至甚矣。仰給於人之難也。中堂分致炭敬三千餘,為數(shù)尚不甚鉅,而以四竿作卷費。其嘉惠士林則有加無己,可敬可佩,奉此肅請。
勳安,諸容明早晤罄。
愚弟:凝學頓首
月杪申刻。
原件奉繳,祈核收。
(凝學:蔣凝學(1810-1878)字先民,號之純。湖南湘鄉(xiāng)人。湘軍名將。以軍功擢縣、州府。道、同治三年(1864)領兵赴甘肅。五年,至西安。署蘭州道。八年(1869)署按察使,光緒元年(1875)陜西布政使,為左宗棠帳下虎將。)
拍品預覽:

lot050
韓天衡(b.1940)?草篆“萬毫齊力”
水墨紙本立軸
戊辰(1988年)作
款識:萬毫齊力。戊辰春書賀陳孟同志書法展,迎墨者韓天衡。
鈐印:天衡草篆(朱)
106×41cm 約3.9平尺
RMB: 10,000—15,000
韓天衡,別名豆廬生,江蘇蘇州人。擅國畫。師從謝稚柳、陸儼少學習中國畫及美術理論。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畫師。作品有《吟鳥圖》等,出版著作有《中國印學年表》、《韓天衡印選》等。
拍品預覽:

lot063
劉 江(b.1926)篆書“安樂”
紙本 立軸
款識:安樂。劉江書於杭州。
鈐印:劉江(白)、墨緣(朱)、四川(朱)
說明:藏家取自作者本人
63.5×33cm 約1.9平尺
RMB: 5,000—10,000
劉江,號知非,重慶萬州人。現(xiàn)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長等。擅書法,后專攻篆書,由秦漢碑版文字入手,上追鼎款識銘文。榮獲中國書協(xié)授予的“十世紀德藝雙馨藝術家”等稱號。
拍品預覽:
lot082

吳昌碩(1844-1927)石鼓文
紙本 鏡框
釋文:汧殹沔沔,烝彼淖淵。鰋開生處之,君子漁之。濿有小魚,其游散散。帛魚皪皪,其筳氐鮮。黃帛其有鯾,有鯆有[魚+帛]。其[立+月]孔庶。臠之毚毚,汗汗博博。
款識:安吉吳俊卿。
鈐印:昌碩(白)
說明:出版於《吳昌碩》1994.10日本藝術新聞社
33×127cm 約3.8平尺
RMB: 150,000—200,000
吳昌碩,清,初名俊,又名俊卿,初字香補,中年后更字昌碩,七十歲后以字行。亦署倉碩、蒼石、倉石、昌石、昌碩,別號缶廬,老缶,老蒼、苦鐵,大聾,石尊者,缶道人,鄉(xiāng)阿姐,破荷亭長,蕪青亭長,五湖印丐等。按時代分,早年所用字號及齋館名有薌圃、香補、杰生、劍侯、逸光、樸巢、泛虛室主人、金鐘玉磬山房、梅花主人、金麓山樵,嘯閣、石癡山人、齊云館等;中年后又有缶廬、老缶、缶道人、苦鐵、削觚廬、禪甓軒、去駐隨緣室、癖斯堂等,七十后又有聾、大聾等。浙江安吉人,先后居於蘇州與上海。書法、繪畫、篆刻、詩詞無一不精,名震海內外,為“后海派”重要代表、近代中國藝壇承前啟后之一代巨匠。1913年被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
拍品預覽:

lot115
吳攘之(1799-1870)篆書七言聯(lián)
紙本 對聯(lián)
釋文:花間酌酒邀明月,石上題詩掃綠苔。
款識:灈波二兄正書,讓之吳熙載。
鈐印:吳熙載印(白)、攘之(朱)
說明:吳之曾孫旭題包首
129×27cm×2 約3.1平尺(每幅)
RMB: 40,000—80,000
吳熙載,1799年生,1870年逝世,原名廷揚,字熙載,五十后以字行,號讓之,亦作攘之,嘗自稱讓翁,又號晚學居士,方林丈人。江蘇儀征人,是清代的篆刻家、書畫家。
拍品預覽:
lot132

商承祚(1902-1991)大篆八言聯(lián)
紙本 對聯(lián)
1979年作
釋文:言道中和用妥遵式,文史游觀以啟歲年。
款識:頡剛先生集龜甲獸骨文於燕園三十年矣。國權仁弟屬書,一九七九年秋重錄於香江之錦園商承祚并記。
鈐印:承祚印信(白)、商五(白)、人書近老(朱)、殷禮在斯(白)
說明:國權為馬國權(1931-2002),名書家、學者、名教授
137×27cm×2 約3.3平尺(每幅)
RMB: 10,000—20,000
商承祚,字錫永,號駑剛、蠖公、契齋,廣東番禺人,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金石篆刻家、書法家。出身書香仕宦之家,早年從羅振玉選研甲骨文字。曾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
拍品預覽:

lot190
祝遂之(b.1952)書法
紙本立軸
甲申(2004)年作
釋文: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款識:甲申春,祝遂之。
鈐印:遂之(朱)
138×69cm約8.6平尺
RMB: 10,000—15,000
祝遂之,1952年出生于上海,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書法專業(yè),獲碩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主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書法創(chuàng)作委員會主任,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書法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
拍品預覽:

lot191
熊伯齊(b.1944)行書“汪莊望湖”一首
紙本立軸
癸亥(1983年)作
釋文:高枝啼鳥喚新晴,湖上輕煙罩疊鱗。客艇悠悠花港去,鶩飛魚躍伴歌聲。
款識:汪莊望湖,癸亥十月,伯齊。
鈐印:伯齊之印(白)、光漢(朱)
95×55cm約4.7平尺
RMB: 4,000—8,000
熊伯齊又名光漢,號容生,錦里生,天府民。四川井研縣人。1944年3月生于成都。國家一級美術師,現(xiàn)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協(xié)篆刻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協(xié)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文聯(lián)牡丹書畫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西泠印社理事,西泠印社篆刻創(chuàng)作研究室主任,北京印社副社長。
浙江浙商拍賣有限公司
中國杭州市上城區(qū)惠民路56號1號樓4樓
郵編:310002
電話:(0571)8701 7071 18357004311
傳真:(0571) 8708 5390 浙江浙商拍賣有限公司
微信號:浙商拍賣
投資、收藏圈的朋友,都在這里。互動、交流、學習、提升、買賣、收藏…
長按下方二維碼
點”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