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小平,男,1962年生。安徽省樅陽人。1985年畢業于安徽省藝術學校國畫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畫院特聘畫家,安慶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安慶市書畫院專職畫家。
主要作品
1992年《靜靜的小河》入選《首屆全國山水畫大展》
1995年《水中的太陽》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1996年《當代中國畫展》赴德國展
1997年《農家小院》入選《第四屆中國體育美展》
2000年全國中國畫展
2001年《紅土地》入選《建黨80周年全國美展》
2003年全國中國畫展
2004年《日出》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
2005年《古老的山寨》入選《第五屆中國體育美展》
2006年《飄逝的云》入選《第六屆全國工筆畫大展》
2006年《家園》入選《第三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2007年《紅云》獲《第四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展》優秀獎
2009年《臥虎藏龍》入選《第六屆中國體育美展》
2011年《漁舟唱晚》入選《第八屆全國工筆畫大展》
2011年《故鄉的小河》入選《第六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寧靜致美
——感想:錢小平的山水畫
王為民
中國山水畫是一種追求精神性的藝術。從李成、范寬、董源、郭熙開始,山水畫家就在追求著“象外之象”,那就是一種精神境界。南朝宗炳論畫,謂“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宗炳從精神需求和精神引導的角度思考繪畫在生命中的價值。隨著山水畫在社會文化中的位置擴張,以及畫家職業身份的過細劃分,從事山水畫藝術的人們將關注重點移向技法、程式的完善。近代山水畫的凋零,不能歸罪于西洋繪畫的“入侵”而是由于山水畫藝術失去了自己曾經有過的精神追求。
我想從這個角度來觀察錢小平的山水畫。錢小平的山水畫在于他追求頗具裝飾意味的繪畫圖式,在于他作品的現代性,在于使觀眾為之悸動的意境,在于在傳統山水畫基礎上的突破和創新。至于他是否完美地或者不甚完美地繼承了傳統的工筆山水畫技法,并不重要。


眾所周知,傳統的工筆山水畫,其明麗、工致、精妙、細膩的繪畫風格,無疑是為適應皇家宗廟的審美趣味而量身定做的產物。雖然歷史上一些優秀的工筆山水畫家,在創作中有時也會融入某種個人的藝術追求和精神體溫,就其總體而言,為表現皇家的威儀和尊貴,在畫風上傾向于華瞻艷麗,在創作過程中強調程式技法,終究是傳統工筆山水畫無可逃遁的歷史宿命。而錢小平扭轉了這一根深蒂固的積習,營造出一種靜謐、雋逸的整體氛圍和畫面意境。這在其《靜靜的小河》《水中的太陽》《日出》等一批國展作品中表現得最為突出。
在意境、氣韻和格調營造方面,一改傳統工筆山水畫謹嚴、精致、艷麗的固有風范,加大作品的精神含量和地域特征,這是錢小平山水畫作品在價值意義和審美趣味方面的本質特點。然而,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和造型藝術,繪畫作品的價值意義和審美趣味,終究要通過一定的形式手段方能得以彰顯和呈現。而錢小平之所以能夠實現自己的預期目標,正在于他找到這種足以支撐這一預期目標的形式手段。


錢小平山水畫別具一格的畫風特點和體貌特征的形成,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對色彩的理解和把握。傳統的文人寫意畫大多排斥色彩。以素為貴,所謂“畫道之中,水墨為上”(王維《山水訣》)。便是這一觀點的高度概括。然而傳統的工筆畫卻與之相反。由于工筆山水畫要“粉飾大化,文明天下”,所以不但十分重視造型,也十分重視色彩,由于程式化傾向的原因和皇家宮廷審美取向使然,其色彩過于濃麗,強烈外露,故而缺乏一種含蓄蘊藉,耐人咀嚼的詩意和韻味。我們看錢小平的山水畫,大多有一種總體上的基調:或清冷,或淡雅,或雄闊,或寂寥,很少有傳統工筆山水畫那樣紅綠萬狀,五彩斑斕之作。這樣就保證了他在色彩上與傳統工筆山水畫的甜膩和艷俗劃清了界線。然而,錢小平又并非像文人寫意畫那樣排斥色彩,相反,他非常重視色彩。不過,他的這種重視,不是將色彩凌駕于墨之上,而是將色與墨置同等地位,即既將墨當做是一種色,也將色當作是一種墨,在總體上傾向于單純和偏冷的基調下,盡可能體現出色彩與水墨之間,色彩與色彩之間的細微差別和層次變化,從而做到既單純又豐富,既統一又變化,使得他筆下的色彩,成為其山水畫新體格和新畫風中的重要一環。

賞閱錢小平的山水畫,無論是巨幅大軸,還是冊頁斗方的山村小景,幅幅墨彩華美,滿紙生動;平實中見深厚,松秀中見灑脫。錢小平喜歡在裝飾意味中,營造一種自然之象,豐富的構圖及其多層次的疊加處理,使意象符號更加抒情化和個人化。
應該說,在創作中,錢小平深深把握了“思深遠而有余意,言而盡而意無窮”的藝術原理,去鋪排畫面與空間的關系,從感覺出發去表達自然的恬靜與柔美。洋溢著一種寧靜的古典氣息和輕松的現代氛圍。他的作品并非具體地“寫”某地、某城或某街、某景,他寫的是一種感覺。從這個意義上講,錢小平的畫中創造的境界“依然是一種”心境:平靜如水,超凡脫俗,一塵不染……因此可以說,他畫中彌漫的這種“靜氣”還是他“心境”的無意識流露。
對畫家來說,最難莫過于風格的獨創,在我的感覺中,錢小平的山水畫偏于清新典雅,寧靜柔美。他造就的這種極為平和、寧靜、恬淡的境界,是他在傳統的基礎上對古典山水畫模式的改造與拓展,是他在鄉野山村的綠色之美、自然韻律中,體悟到清潤華滋的自然界的內在蘊涵與主宰萬物的宇宙本體精神,也是他超脫世俗、遠離喧囂的精神家園。
觀錢小平充滿詩意的山水畫,往往被他的恬淡之筆所感染,受其 陶冶,甚至如入忘我之境,是因為它優美、親切、詩意?還是令我們聽到了某種天籟之音?應該說,遠不是這些,細細想來,錢小平的山水藝術所傳達的情思、意蘊、文化氣息和民族素質的品位,都應該歸于“山水精神”的總主題之下。在他的山水清音面前,令人忘卻了物的差異,自然而然地得到精神上的逍遙。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中國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苦難、曲折、破壞、運動、否定。今天終于在天時、地利、人和高度諧調統一中,使中國經濟進入快車道。反映中國畫壇民族精神展示的舞臺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同時,也催生了百草叢生,物欲橫流。包裝、炒作甚囂其上。做秀、媚眼充斥于大眾面前,令人炫目,令人驚悸,令人目不瑕接……真有點“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紛亂與無序、浮躁與惶恐。此時,我們來欣賞錢小平的作品,無疑是茫然中養目,意亂中養心,紛雜之中掬山泉之水洗面,給人以清澈和冷靜,陶醉和超脫的感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