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閉幕的世界頂級藝術交流平臺——2015年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站(Art Basel)中,勞斯萊斯汽車攜英國藝術家艾薩克·朱利安(Isaac Julien)新作——“鉆與石(Stones Against Diamonds)”——首次公開亮相展覽。作為勞斯萊斯汽車藝術項目的一部分,這部作品于2015年6月16日-17日在巴塞爾圣伊麗莎白教堂展出。繼上月在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展出后,該作品在本次藝術展中突破了規模的限制,于壯麗雄偉的教堂內部特別豎立了十塊影像屏幕。

艾薩克·朱利安的該影像作品由巴西女建筑師麗娜·柏·巴爾迪(Lina Bo Bardi)的一封信中汲取靈感,“鉆與石”使柏·巴爾迪信中的主題得以審視,即自然元素體現的迷人魅力遠超過珍貴寶石。該視頻拍攝于冰島東南部遙遠的瓦特納冰川(Vatnaj?kull),以晶瑩剔透、擁有驚人美景的冰穴為拍攝地點,朱利安向人們呈現了一些在傳統意義上可能不貴重但卻最美好之物。
全體攝制人員深處壯觀的冰穴中,在低于零度的惡劣氣溫下,耗時超過5天完成場景拍攝。 瓦特納冰川的冰凍已形成數千年之久,由于嚴酷的自然環境,一年之中只有寥寥數日適于進洞游覽。
朱利安將柏·巴爾迪作品中的標志性元素納入其影片,包括在拍攝過程中,于冰穴內部通過人工精心打造的階梯。對于近五十名工作人員來說,更嚴峻的挑戰來自后期制作,需運用CGI技術,創建更大規模的階梯,并再現柏·巴爾迪著名的螺旋階梯。
除了階梯,影片還融入了柏·巴爾迪具有代表性的畫架,該畫架由玻璃和混凝土制成,此兩種元素在柏·巴爾迪的大部分作品中反復呈現。“鉆與石”在巴塞爾展示期間,延續了這種展現方式,朱利安在現場設置多塊屏幕與柏·巴爾迪的作品進行直接比照。“鉆與石”將會在十塊屏幕上循環播放,每小時內播放五次,每次播放的影片略有不同,會加入一個全新元素,讓觀眾感到驚喜。
勞斯萊斯汽車全球企業傳訊總監理查德·卡特(Richard Carter)表示,“為了創造出動人奪目而又經典永恒的藝術作品,攝制團隊行至世界的盡頭尋找自然最美的體現。這也正是勞斯萊斯汽車的真實寫照,勞斯萊斯汽車的手工巨匠們精心挑選世界上最精致、上層的材料,打造稀有、獨特、極致奢華的完美座駕,使勞斯萊斯汽車超越了交通工具的屬性,成為一件獨特的藝術品。”
艾薩克·朱利安評價其作品稱,“麗娜·柏·巴爾迪豐富的創造動力和她作品中所體現的平等主義美學觀感染了我,使我想通過富有詩意的方式向這位巴西最重要女性建筑師的藝術和生活致以無上敬意。繼麗娜·柏·巴爾迪誕辰100周年巡展之后,我開始探索她象征性的建筑設計,并一直受其創意策展策略的指引與啟發,而“鉆與石”則正是我探索之旅的開端之作。”
“鉆與石”是勞斯萊斯汽車藝術活動的成果,將勞斯萊斯汽車精湛絕倫的手工工藝與全球當代藝術家緊密聯系在一起。勞斯萊斯汽車藝術活動中國際知名藝術家包括烏戈·羅迪納(Ugo Rondinone)、歐文·沃姆(Erwin Wurm)、蕾吉娜·希爾維拉(Regina Silveira)、威爾·科頓(Will Cotton)、安杰拉·布洛克(Angela Bulloch)與黃榮法(Morgan Wong)等。朱利安的最新作品,延續并加強了他與勞斯萊斯汽車長久以來的緊密關系,作為勞斯萊斯汽車藝術活動的一部分,早在2012年,朱利安就曾參與勞斯萊斯汽車于倫敦舉辦的弗里茲當代藝術博覽會(Frieze Art Fair)“對話藝術家”活動。
“鉆與石”僅是藝術家朱利安長篇巨作的一個前奏,整部作品將于2016年完成,后續視頻將繼續圍繞柏·巴爾迪的創意作品展開,并計劃于意大利和巴西取景拍攝。
背景信息
鉆與石(Stones Against Diamonds),2015年由勞斯萊斯汽車、倫敦維多利亞·米洛(Victoria Miro)畫廊和悉尼羅斯林·奧克斯利(Roslyn Oxley)畫廊聯合受命啟動。
關于艾薩克·朱利安
艾薩克·朱利安是英國最重要和最具影響力的裝置藝術家和電影制作人之一。朱利安1960年出生于英國倫敦,目前仍生活和工作于倫敦,曾就讀于倫敦圣馬丁藝術學院(St Martins’ School of Art)。他的作品涉及各類學科和實踐藝術,包括電影、舞蹈、攝影、音樂、戲劇、繪畫和雕塑,并將他們組建成充滿戲劇張力的影像裝置、攝影作品和紀錄片。
1989年朱利安憑借戲劇紀錄片“尋找蘭斯頓(Looking for Langston)”一舉成名。1991年,他的電影“年輕的心,叛逆的心(Young Soul Rebels)”獲得了戛納電影節(Cannes Film Festival)國際影評人周的最佳影片獎。2001年,憑借“長路通往瑪莎特蘭(The Long Road to Mazatlán,1999)”和“流浪者(Vagabondia,2000)”獲得英國最重要的藝術大獎特納獎(Turner Prize)提名。2003年,朱利安以其單鏡版“巴爾的摩(Baltimore)”獲得科隆藝術電影雙年展(Kunst Film Biennale)評審團大獎。他與蒂爾達·斯文頓(Tilda Swinton)合作的關于英國天才導演德雷克·賈曼(Derek Jarman)的電影“德雷克(Derek)”在2008年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上獲得泰迪熊獎(Teddy Award)。朱利安在歐洲、美國和亞洲曾舉行過多次個人展覽和集體展覽。個人展覽包括巴黎蓬皮杜中心(Pompidou Centre,2005)、邁阿密當代藝術博物館(MOCA,2005)、漢諾威凱斯特納協會展覽館(Kestnergesellschaft,2006)、葡萄牙里斯本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希亞多博物館(Museu Nacional de Arte Contempor?nea– Museu do Chiado,2009)、慕尼黑布蘭德霍斯特博物館(Museum Brandhorst,2011)和在巴西圣保羅商業社會服務協會-龐皮亞舉辦的展覽(SESC Pompeia,2012)。朱利安的電影“浪(Ten Thousand Waves,2010)”曾在超過15個國家舉辦全球巡回展,包括2013年至2014年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展映。艾薩克·朱利安現任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的教授和環球藝術(Global Art)主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