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商2015春季藝術品拍品會將于2015年7月24-26日,在杭州歌德大酒店舉行。
預展
時間:2015年7月24-25日(星期五、星期六)AM9:00-PM8:00
地點:杭州歌德大酒店三樓金色大廳(杭州市上城區西湖大道19號)
拍賣
時間:2015年7月26日(星期天)AM9:30
地點:杭州歌德大酒店三樓金色大廳(杭州市上城區西湖大道19號)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拍品預覽:

lot266
唐云(1910-1993)
竹林雙雀圖
設色紙本鏡框
1976年作
款識:振義同志屬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六日畫於廬山,唐云記。
鈐印:唐云印信(白)
96×48cm約4.1平尺
RMB: 80,000—120,000
唐云,字俠塵,別號藥城、藥塵、大石翁等,畫室名“大石齋”、“山雷軒”,浙江杭州人。1938年至1942年先后在新華藝專等任教。1949年后歷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等職。與陸抑非、張大壯、江寒汀合稱“海上花鳥四家”。
拍品預覽:

lot289
曾宓(b.1935)高風亮節
水墨紙本鏡框
2010年作
款識:竹里清風竹外塵,風吹不斷少塵生。此間干凈無多地,只許高僧領鶴行。清羅兩峰詠竹詩。朝與竹乎之游,暮與竹乎為朋。飲食竹乎間,偃息竹乎陰。蘇東坡詩。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鄭板橋詩凌霜雪,獨完節。我與君,共歲寒。(節獨完誤獨完節)清季金冬心詩。未出土時先有節,縱凌云志亦無心。二零壹零年五月,三石廔主畫于西子湖畔。
鈐印:吞吐大千(朱)、仁者愛(白)、杏花深處人家(朱)、從今非薄古(朱)、畫意詩情(朱)、凡事問心(白)、無可無不可(朱)、虛懷若谷(朱)、水流云在月到風來(朱)、曾宓之印(白)
137×68cm約8.4平尺
RMB: 200,000—300,000
曾宓,號三石樓主,1935年生,福建福州人。1962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國美協會員,浙江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曾參加莫斯科的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作品展覽、入選汾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曾應邀到溫哥華哥倫比亞大學講學并舉辦個展。1991年,在北京中國畫研究院舉辦個展。
拍品預覽:

lot290
朱屺瞻(1892-1996)綠玉
設色紙本立軸
癸亥(1983年)作
款識:綠玉叢中萬千瀟灑。癸亥春畫于上海。朱屺瞻。
鈐印:朱屺瞻(白)、樂此不疲(朱)、師竹(白)
167×56cm約8.4平尺
RMB: 40,000—80,000
朱屺瞻,江蘇太倉人,1892年生,八歲起臨摹古畫,中年時期兩次東渡日本學習油畫,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國畫,擅山水,花卉,尤精蘭、竹、石。生前歷任上海藝術專科學校教授,西畫系研究所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作品出版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
拍品預覽:

lot310
蒲華(1839-1911)香遠溢清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香遠溢清。□□公祖大人鑒之,秀水蒲華。
鈐印:作英(白)
131×30cm約3.5平尺
RMB: 40,000—60,000
蒲華(1839—1911)晚清畫家,書法家,與虛谷、吳昌碩、任伯年合稱清末“海派四杰”。原名成,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號胥山野史、種竹道人,一作胥山外史,齋名九琴十硯齋、芙蓉庵,亦作夫蓉盦、劍膽琴心室、九琴十研樓。浙江嘉興人。曾參加科舉考試,最終只得秀才,從此絕念仕途,專心致志于藝術創作,后攜筆硯出游四方,以賣畫為生,最后寓居上海。生性嗜酒,疏懶散漫,有“蒲邋遢”的雅號。去世后由其好友吳昌碩為他料理喪事。傳世作品有《倚篷人影出菰蘆圖》、《荷花圖》、《竹菊石圖》、《桐蔭高士圖》。
拍品預覽:

lot318
林風眠(1900-1991)鷺鷥
水墨紙本鏡框
款識:1.林風眠。
2.神妙直到秋毫顛。子玉敬題。
鈐印:1.林風眠印(朱)
2.吳灝私印(白)、子玉(朱)、遲居士(朱)
說明:吳子玉詩堂、出版《東苑收藏》2013.總第十期P54
30×29.5cm約0.8平尺
RMB: 200,000—300,000
林風眠 (1900—1991)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原名林鳳鳴,生于廣東梅縣,自幼喜愛繪畫,19歲赴法勤工儉學。
他先在蒂戒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后又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
1925年回國后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兼教授。
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創辦國立藝術院(后來的浙江美術學院)任校長。
解放后,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葦塘孤鷺”
文/馱軒
白鷺向來是文人隱逸清高的自我標榜。劉禹錫有《白鷺兒》詩:“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而“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那種求而不得的惆悵更是深深烙在了中國文人的心底。畫家則進一步以簡筆示高潔,以墨色洇化顯朦朧,創造了一種雅逸清峻的藝術境界。
看林風眠的《葦塘孤鷺》,比較一下西晉的磚畫《赤烏》,你會發現一顆和古人相通的心靈。最現代,結果卻是最傳統。努力西化,但最后還是回到了“白畫”的源頭。當然,新的筆墨有了更多審美的自覺,蒙上了一層淡淡的孤寂與雅致。和林風眠著意追求的燦爛的風景、花卉、仕女畫相比,這或許更接近其情感無意中的流露吧。
拍品預覽:

lot321
程十髮(1921-2007)壺菊盆蟹
設色紙本立軸
丙寅(1986年)作
款識:蹉余不飲酒,獨善啖蟹螫;莫負千年釀,壺中供老陶。移家從故紙堆中獲是幅,加以題字,時丙寅仲冬。十髮漫筆。
鈐印:十髮畫(朱)、無法生無法(朱)
說明:香港蘇富比2014春拍lot1277
75×41cm約2.8平尺
RMB: 150,000—200,000
“秋菊雙蟹圖”
文/三魚堂
晉陶洲淵明有詩,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托物言志,既贊美菊花品格,亦隱喻自己的情操。
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盤蟹,頂桌菜”的民諺。它不但味美,且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
特別是九月重陽秋菊綻放時節的螃蟹,蒸熟后,蟹油四溢,鮮味撲鼻,難怪人們只要吃了螃蟹,其它的好菜就食之無味了。
程十髮此幅根據古人詩意,又能結合時令特點,創作題材作品秋景美食圖,饒有情趣。
程十髮(1921-2007)上海市松江縣人。歷任上海國畫院院長,潛心於中國畫創新的探索。
此作筆墨灑脫精湛,氣韻生動,抒情而浪漫,程十髮用筆有神,多變的筆墨意趣是如此強烈,發生渾厚、華滋、古樸、生機盎然的藝術效果。書法題款也是詞藻生動,同樣顯示了奇突、清麗的藝術特色。壺中的佳釀讓觀者欲罷不能,燒熟的螃蟹讓觀者垂涎欲滴。
拍品預覽:

lot331
齊白石(1864-1957)提籃葡萄
設色紙本立軸
1948年作
款識:借山吟館主者白石。
鈐印:白石(朱)、吾年八十八(朱)、三千門客趙吳無(白)
藏印:聽松書屋(朱)
說明:香港收藏家招曙東(約1900-1995),齋名聽松書屋,廣東人,定居香港,1940年至1970年間從事鋼鐵生意而發跡,是敏求精舍(1960年成立的香港收藏家團體)的成員
101.5×33.5cm約3.1平尺
RMB: 600,000—1,000,000
“讀白石先生葡萄圖感”
文/湖廬
齊白石(1864-1957),名璜,字渭清,號蘭亭、瀕生,別號白石山人,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花鳥畫藝術家。齊白石從民間畫工入手,在師法徐渭、八大、石濤的基礎上,又吸收了趙之謙、吳昌碩等人的長處而自立門戶,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并成為中國大寫意花鳥的最高峰。 先生筆是刀,刀似筆,墨為形,色如魂。所以游走於紙者,天工也!不可截也!汨汨乎不斷,洋洋乎揮之不止。此條幅,結合干濕墨色渲染,闊筆葡萄葉,水墨淋漓韻味十足,大寫意的葡萄鮮活靈動,柔中有剛,富有彈性。提藍濃墨寫之,渾然天成。畫面左下角有先生印“三千門客趙吳無”,出自1929年,齊氏變法成功,春風得意之時,此信息也左證了該作品是齊白石“衰年變化”之后的創作。白石先生中年遷居余霞山腳下的梅公祠,他曾說過:“山不是我所有,我不過借來娛目而已!”所以自號借山老人。先生晚年好畫葡萄,絲瓜類,因為晚年隨性之作。細觀之白石先生畫面特有拙味和雕塑感躍然紙上,用筆的節奏明確,色調鮮明富音樂性,對比抑揚頓挫到道無與倫比的和諧。先生一派童心外,揮灑自如一氣呵成,觀之如飲佳酩,昏昏乎知而不知。
拍品預覽:

lot429
吳青霞(1910-2008)花好月圓
設色紙本鏡框
款識:正祥、玲娣兩同志屬畫,青霞作。
鈐印:吳青霞(朱)
70×35cm約2.2平尺
RMB: 18,000—28,000
吳青霞,學名吳德舒,號龍城女史,別署篆香閣主。江蘇常州人。為鑒賞家吳仲熙先生之女。歷任一級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上海分會理事、上海市文聯委員、杭州西泠印社社員、上海市文史館館員等。
拍品預覽:

lot438
蕭淑芳(1911-2005)紅花墨葉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蕭淑芳。
鈐印:蕭氏淑芳
說明:原藏家取自藝術家本人
52×46cm約2.2平尺
RMB: 50,000—80,000
“闊筆揮灑,白石遺韻”
文/三魚堂
蕭淑芳(1911-2005),廣東省中山市人,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副教授、教授吳作人藝術館館長以花卉畫作,享名于世,兼擅風景、靜物、肖像等繪畫。其作高邁行云,漸至化境。
此圖筆簡意長,落落大方、崇尚自然、有純凈天真的美感。花葉水墨成之,構圖飽滿而肥厚,格調文靜娟秀,為傳統畫法中所未見,又能為雅俗所共賞。花朵的色彩姹紫嫣紅奪人心目,又見微妙細膩的,一筆中有濃淡,看來有變化,花朵正側互動、虛實相加,淋漓盡致。
蕭氏以深厚的西畫根底轉攻國畫,用筆沉靜,力量、速度大體平均,其韻律主要依靠物象不同的色彩、形狀的組合而獲得體現,而少有輕重疾徐、頓挫轉折的節奏變化。
拍品預覽:

lot474
盧坤峰(b.1934)鮮蔬圖
設色紙本手卷
1986/2004年作
款識:1.水墨清華。甲申題,坤峰蔬果,王伯敏。
2.鮮蔬價直抵珍羞,美味調羹饜所求。露甲煙芽供大嚼,不須解谷問留侯。吾師樂三先生作芋喜用之句也。燈下補題。
3.古人煨芋煮茶皆雅玩樂事也。非徒求一飽。此乃今之人所不可思之處也。
4.《酉陽雜記》云:大歷中,高郵百姓為姓存以踏藕為業,嘗于坡中見旱藕梢大如臂,遂并力掘之,深二丈,大至合抱。以不可窮乃斷之,中得一劍,長二尺,色青無刃,存不知寶。邑人有知者,以十束薪獲焉。其藕無絲,老盧不書。時居清波門外。
5.王井荷花碧,中藏偶意深。綠房千萬菂,多少可憐心。元宋。
6.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丙寅年,寫于湖上。坤峰。
鈐印:1.王伯敏印(白)、半唐齋(朱)、甲申(朱)
2.坤峰(朱)、坤峰(白)、坤峰之?(白)、長樂(朱)、以意為之(朱)、得之象外(朱)
3.魯人(白)
4.盧坤峰(朱)、清波門外一畫生(朱)、坤峰(朱)
5.盧氏(朱)、坤峰之印(白)、坤峰所藏(朱)
33.5×267cm約8.1平尺
RMB: 100,000—150,000
盧坤峰,山東平邑人,又名盧毓山,1934年生。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畢業。1964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并留校任教,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美術家協會理事、浙江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山東臨沂畫院名譽院長、中國藝術教育研究會理事、泰華藝術協會海外顧問等職。
浙江浙商拍賣有限公司
中國杭州市上城區惠民路56號1號樓4樓
郵編:310002
電話:(0571)8701 7071 18357004311
傳真:(0571) 8708 5390
微信號:浙商拍賣
投資、收藏圈的朋友,都在這里。互動、交流、學習、提升、買賣、收藏…
長按下方二維碼
點”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