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送友易水邊,薇身聽筑露倪端,
入宮矐目善樂弦,市鉛樸秦驚破天。
——超群讀史詩書系列之漸離擊筑

【書者心札】高漸離:燕國人,是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擊筑能手。高漸離與荊軻的關系很好,荊軻刺秦王時,高漸離與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漸離擊筑,荊軻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里主要補敘了一個故事,《史記刺客列傳》有記載。荊軻行刺事敗,高漸離更名改姓給人家當酒保,隱藏在宋子這個地方打工。時間長了,覺得很勞累,聽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擊筑,走來走去舍不得離開,常常還品頭論足,自然有人把話告訴主人。高漸離被引到堂前擊筑,一出手,滿座皆驚。此刻的高漸離考慮到長久擔驚受怕地躲藏下去不是個辦法,于是把自己的筑和衣裳從行裝匣子里拿出來,改裝整容再次出手,滿座賓客更是大吃一驚,離開座位用平等的禮節接待他,尊為上賓,請他擊筑唱歌,賓客們聽了,沒有不被感動得流著淚而離去的。宋子城里的人輪流請他去做客,這消息被秦始皇聽到,召令進見,有人就說:“這是高漸離。”秦始皇憐惜他擅長擊筑,特別赦免了他的死罪,薰瞎了他的眼睛,讓他入宮擊筑。由于高漸離的藝術水準很高,秦始皇高興,慢慢的,高漸離更加接近秦始皇。如果就這樣下去,平平安安也就沒有故事可說了。可高漸離還是懷念他的好友荊軻,想替他報仇,上集市里買來鉛,灌進筑中,目的就是增加重量。再進宮擊筑靠近時,舉筑撞擊秦始皇,沒有擊中,于是秦始皇就殺了高漸離。自那以后,秦始皇終身不敢再接近從前東方六國的人了。歷史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秦始皇那個時候已經統一了六國,形成了大一統的大秦帝國,也是順應潮流的,荊軻等很多刺客,那么好的機會和條件都沒有刺死秦始皇,高漸離的行為豈不是可嘆嗎!這種精神可嘉,但是也告訴我們,一切都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順道而不能逆天行事,凡事要因時因地因環境的變化為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