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并非差,建功會稽敗越甲,
華章若續春秋霸,美女依舊浣輕紗。
——超群讀史詩書系列之夫差不差

夫差,不差。作為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闔閭之子,夫椒之戰大敗越國,使越屈服。艾陵之戰打敗齊國,全殲齊軍。黃池之會與中原諸侯歃血為盟。夫差并沒有料到,舉全國之力,參加會盟,竟是自己的盡頭。越軍乘虛而入,并殺死吳太子。夫差與晉爭霸成功,奪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趕回。公元前473年,越再次興兵,終滅吳國,夫差自刎,時年55歲。
越王勾踐臥薪藏膽是復仇,殊不知當年打敗越國也是復仇。公元前496年,闔閭攻越,戰于欈李,越軍偷襲,闔閭中箭,傷重不治,死前囑子夫差勿忘殺父之仇。夫差繼位,勵精圖治,國力增強。勾踐聽說夫差要替父報仇,先發制人,出兵攻吳。夫差悉發精兵擊越,越軍戰敗,損失慘重,退守會稽山,吳軍乘勝追而圍之。越王無奈,采納大夫范蠡、文種建議,以美女、財寶賄賂吳太宰伯嚭,請其勸吳王夫差準許越國附屬于吳。夫差不聽伍子胥之計,答應越國的投降。
西施,生于浙江諸暨苧蘿村。苧蘿山下有東、西兩個村子,西施家住西村,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施,很小就因為家貧在溪邊浣紗。四大美女之首,沉魚也。越國大夫范蠡隨越王勾踐到吳國做人質3年,深知吳王夫差好色,便在民間尋覓美女。美人計不僅要美而且要膽量過人,要機智過人。千挑萬選,選定了西施和鄭旦。西施的美貌與純真便打動了范蠡,而西施的心里對這位年少英雄、氣度不凡的將軍也是一見傾心。范蠡向西施說明了選美的原委,西施被范蠡的那份愛國熱情感染了,表示愿意擔此重任。勾踐讓人教習歌舞、化妝和禮儀,讓人講解歷史、時局和權謀。親自面授機宜,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于酒色,荒其國政;慫恿夫差對外用兵,耗其國力;離間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過了3年,范蠡將西施等送往吳國,有意拖延,送親竟然送了一年多。等他們走到嘉興縣南一百里的時候,西施生的兒子已經能牙牙學語了。后人在這里建造了一個“語兒亭”,用來紀念西施與范蠡的愛情結晶。從感情上來說,范蠡是對不住西施的,范蠡為事業犧牲了愛情,為了國家利益,為了自己的愛人,西施愿意做出犧牲。范蠡和她約定,吳國滅亡后,自己定要娶她為妻,白頭偕老。
好色成性的吳王見了西施,十分歡喜。伍子胥知是“美人計”,苦心勸諫,夫差充耳不聞,將西施納入后宮。西施聰明伶俐,牢記使命,用盡渾身解數讓吳王寵愛。夫差果然對她寵幸有加,命人在靈巖山建了館娃宮。春天,夫差和西施到采香徑、玩花池游玩,夏天洞庭南灣避暑,秋天兩人一起攀靈山,看靈石,賞秋葉,冬天,令嬪妃拉車尋梅,盡興方回。此刻,朝政荒蕪,大臣勸諫,或訓斥,或驅逐,或罷官。只有老臣伍子胥,見吳王如此無道,就在姑蘇臺下進諫勸阻,但吳王還是不理。伍子胥覺得吳王如此勢必取禍,勸諫又不聽,于是稱有病不再上朝。后來齊國與吳國關系惡化,夫差想要攻打齊國。伍子胥認為,越國才是心腹大患,吳王不聽,反將伍子胥賜死,公元前482年夏初,越國伐吳,大獲全勝。
西施,到底愛誰?范蠡,為了國家,犧牲了西施,夫差,為了西施,犧牲了國家。當然也許有人會說,夫差,只愛西施的美貌。難道范蠡,愛的就是西施的靈魂?如果西施沒有過人的美麗,范蠡能和西施一見鐘情?所以即便當初,還沒有見到夫差的時候,西施接受范蠡安排的美人計時,也是心有委屈的。但是當時,一被范蠡的甜言蜜語所打動,范蠡肯定曾經給西施許下“過等事成之后我一定娶你”這樣的誓言。再就是被范蠡的“愛國熱情”所感染和感動。及至到了吳國,夫差對其嬌寵無極,當初被范蠡的愛情沖昏頭腦的西施,才慢慢明白過來,夫差,才是更愛自己的人。所以,在實施自己的間諜計劃的時候,西施是多么的矛盾和痛苦啊!回到范蠡身邊,她已不愛范蠡了,也無顏見范蠡,同時深感對不起夫差,投湖自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