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才高占八斗,祥煙甘露酒未休,
云云豆萁七步行,悠悠長河不回頭。
——超群讀史詩書系列之七步成詩
曹操一生一共生了二十五個兒子,有十個是早早夭折,一個戰(zhàn)死(長子曹昂),一個賜死(曹彪),一個氣死(曹彰),筆者此刻想說的是曹植 ,三國時期的大詩人,被哥哥曹丕,侄子曹睿折磨了幾十年,憂郁而死。
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個兒子,自幼穎慧,10歲剛過,就能誦讀詩、文、辭賦數(shù)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他思路快捷,談鋒健銳,進(jìn)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yīng)聲而對,脫口就來。曹操曾經(jīng)看了曹植寫的文章,驚喜的問他:“你請人代寫的吧?”曹植答道:“話說出口就是論,下筆就成文章,只要當(dāng)面考試就知道了,何必請人代作呢!”
曹植坦率自然,不講究儀容,不追求華艷、富麗,很合曹操的口味。漸漸地,曹操認(rèn)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
建安十一年(206年)八月,15歲的曹植第一次隨父東征,第二年一月回師鄴城,“東臨滄海”即指此事。接著,16歲時隨父北征,曹植《白馬篇》就是此間征戰(zhàn)的寫照。17歲,曹植又跟隨曹操南征劉表,與孫權(quán)戰(zhàn)于赤壁。18歲,曹植隨父征戰(zhàn)第一次回到家鄉(xiāng)亳州。
210年,曹操建好了銅雀臺,找了一批文士“登臺為賦”,曹植也在其中。那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第一個交卷,其文曰《登臺賦》。211年秋,剛行冠禮的曹植隨父西征,到帝都洛陽,凱旋不久即被封為臨淄侯。
按道理說,曹植是有可能當(dāng)上太子,繼承王位的,可是,命好運不好。一是,有人給曹操講了袁紹、劉表廢長立幼而被曹操所滅之事,此時,曹丕已是老大。二是,曹丕會裝,一次,曹操出征,曹植寫了一篇文章贊頌,祝愿父王早日凱旋。而曹丕只會淚流滿面的向父親送別,很讓曹操感動,也掉下淚來,這一小小的舉動拉近了曹丕與父親的距離。還有就是曹植只能做個文學(xué)家,做不成政治家,沒有曹丕心毒,按前面說的,曹植是經(jīng)常跟隨曹操外出打仗的,可是,有一次,曹丕事先知道了,就約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來傳曹植,連催幾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氣之下取消了曹植帶兵的決定。
后來曹丕當(dāng)了魏王,仍忌恨曹植,就因為一件小事想除掉曹植,有人告發(fā)曹植喝酒罵人,把曹丕的使者扣押起來,算不上犯罪,殺之怕眾不服,曹丕便想出個“七步成詩”的辦法,所幸的是,出口成詩是曹植的拿手好戲, 七步救命。
縱觀上下幾千年歷史,帝王子孫和睦相處,互忍互讓,不爭權(quán)奪利的實在少得可憐。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齊桓公),秦朝的扶蘇與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門之變……這樣兄弟相殘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
云云豆萁七步行,悠悠長河不回頭。筆者感慨:只要有權(quán)力之爭,就會有人作七步詩,句句帶著血腥,帶有凄苦。才高八斗,只配寫詩救一時之命。
曹丕病逝,曹叡繼位。曹植渴望施展才能,慷慨激昂上書,要求給予政治上的任用,冷靜理智的曹叡卻心如古井,對他仍嚴(yán)加防范和限制。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229年,38歲的曹植徒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讀佛經(jīng),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郁中病逝。筆者整理此篇心札時,朋友唐兄發(fā)來四句次韻讀曹子建,我為結(jié)束之語:
相猜非因才八斗,
鬩墻玄武何曾休。
子建七步血漚成,
換得低眉后半生。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