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楚合縱賴毛遂,永言自是囊中錐,
洪爐不鑄亦脫穎,倚君口舌方顯威。
——超群讀史詩書系列之毛遂自薦
囊錐曾笑三千客,按劍寧同十九人。 不有平原知己在,誰將風木又重新。是清代的一個舉人叫姚升寫的詩句,說的是毛遂。毛遂創造了說楚合縱,毛遂自薦,楚廷約縱,真人難識,三寸之舌,脫穎而出,因人成事,一言九鼎等歷史典故,一生的重大貢獻就是說楚合縱。有意思的是毛遂的出生地在哪里?哪個毛遂墓是真的?一說在山東的滕州,一說在山東的雞澤。巧了,幾天前,筆者去了邯鄲,游了廣府古城,了解了雞澤和永安。倒不是有先入為主的意思,而是古人的事情到今天已經說不清楚了。山東滕州的毛遂墓,有中國書法大師級的人物王學仲題了字,也有許多故事傳說甚至文物作支撐,而雞澤縣的毛遂墓,在2008年11月,經中國毛氏研究會最終認定,毛遂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第22世祖。中國毛氏研究會會長毛炳漢詩曰:“雞澤毛遂一薦名,毛亨毛萇傳詩經;后人數遷到韶山,孕育偉人毛澤東”。
毛遂,從小喪父,也不正混,經常喝酒賭博,生生的氣死了母親。家里窮的叮當響,就找到舅舅借錢發喪,錢借到了,半路上又賭上了,輸個精光,只好偷偷的草草處理了母親的后事。擔心舅舅打他,就周游列國了。這樣,才成了趙國的門客,才有了以后的故事。說實話,畢竟是個傳說,筆者寧愿相信沒有這回事。
毛遂自薦的故事,說的是秦國要打趙國的首都邯鄲,被稱為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準備去楚國求援。臨走前,準備挑選20個文武門客同行,挑了19個了,還差一個人。這時候,毛遂自告奮勇表示愿意同往。平原君就問:先生來幾年了。回答說三年。平原君說:“先生若為圣賢之輩,三年未曾被人稱誦,是先生無才能也。”答:“吾乃囊中之錐,未曾露鋒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脫穎而出。”
平原君與楚王商議合縱之事。毛遂等二十人于朝下等候,眼見日上中天,約縱仍未成功。那十九人等得實在不耐煩,可是誰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有人想起毛遂在趙國說的一番豪言壯語,便帶有一種諷刺的味道對毛遂說,先生該脫穎了,你上呀。
毛遂也不答話,按劍拾階而上,對平原君說:“合縱之事,只要言明利害,三言五語便可解決,為啥談到現在還沒有個結果?”而后按劍直前對楚王說了一番話:“楚國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萬兵士,原來是個稱霸的大國。沒有想到秦國一興起,楚國連連打敗仗,甚至堂堂的國君也當了秦國的俘虜,死在秦國,這是楚國最大的恥辱。秦國的白起,不過是個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小子,帶了幾萬人,一戰就把楚國的國都郢都奪了去,逼得大王只好遷都。這種恥辱,就連我們趙國人也替你們害羞,想不到大王倒不想雪恥呢。老實說,今天我們主人跟大王來商量合縱抗秦,主要是為了楚國,也不是單為我們趙國啊。想那秦國久存虎狼之心,并吞天下之意早已昭然若揭,趙國沒有了,楚國也不會長久。想當年,蘇秦首倡合縱,六國結為兄弟,秦國十五年不敢東進一步。現在秦雖圍邯鄲有一年多了,二十萬精兵日夜進攻,卻未能損邯鄲毫厘,而且魏國平常就和趙國關系很好,也會很快派兵來救。如果楚趙合縱成功,聯合魏、韓,滅秦精銳于邯鄲城下,乘勢西進,楚王也可報了先仇,收復失地,重振楚威,百利而無一害之事,卻猶猶豫豫,到底為啥呢!?” 楚王聽了之后連連稱是:“就依先生,就依先生。”朝堂上歃血定盟,楚王派了春申君帶了8萬精兵奔赴趙國,合縱事成。
平原君回到邯鄲有了感慨:“我一向自以為能夠識得天下賢士豪杰,不會看錯怠慢一人。可毛先生居門下三年,竟未能識得其才。先生在楚,唇槍舌劍,豪氣沖天,不單單促成約縱,且不失趙國尊嚴,大長趙國威風,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我再不敢以能相天下之士自居了。”此后,毛遂成為了上客。
《史記》上的記載很清楚,大家對這個故事也是耳熟能詳,合縱大計,使趙國聲威大震,毛遂自薦也成了自告奮勇的代名詞。讓毛遂才華初展、名垂青史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57年。可第二年,燕軍派大將軍粟腹領兵大舉進犯趙國。這個時候的趙國,已經經歷了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國力貧乏,將寡兵困,趙國危在旦夕。平原君想到了毛遂,叫他領兵出征,由于平原君沒有意識到毛遂只是個外交人才,而非統率千軍的將才,便力舉毛遂統帥大軍前去御敵。
結果昌都一戰趙軍被燕軍殺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對一敗涂地的慘狀,羞憤萬分,避開眾人,跑到山林,自刎身亡。這就是歷史上鮮為人知的毛遂自刎。從“毛遂自薦”的輝煌到“毛遂自刎”的凄慘,短短一年,毛遂從人生的頂峰墜落低谷,乃至殞命,這不能不讓人嗟嘆和深思!
本詩中,我用了李白《笑歌行》里的句子:猛虎不看幾上肉,洪爐不鑄囊中錐。筆者想表達的是“倚君口舌方顯威”。個人才能的發揮如何,看你有沒有好的平臺,所處的環境和實力,足不足以讓你才能盡展,如果不是在趙國,如果不是平原君,如果與之結盟的楚國不夠強大,靠口舌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平臺很重要,背后的實力也重要。同樣,昌都之戰,就是說明,一個老板要有識人之明,知道毛遂是靠嘴皮子的,不是耍大刀的;毛遂更應該有自知之明,擺正位置,把握好角色,力辭統兵之任,就不會含羞自刎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