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 鵬 1979年出生于安徽,號大墨山人。2010年畢業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獲碩士學位。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中國畫學會理事,現任滁州學院美術學院國畫系教師。
藝術簡歷
2014年 美國紐約灣美術家協會成立16周年學術邀請展(上海土山灣美術館)
2014年 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優秀獎(安徽展區)(安徽省文化廳)
2014年 安徽省中國畫學會成立學術邀請展(安徽省文化廳)
2014年 第三屆全國中青年中國畫邀請展(蘇州美術家協會、文聯)
2013年 201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3年 第四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5年來全國性美展優秀作品獎特邀)(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2年 榮獲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暨第十二屆全軍美術作品展(中國文化部)
2012年 2012吳冠中藝術館開館暨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2年 安徽省第四屆美術大展 (安徽省文化廳)
2011年 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作品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中國美術家協會)
2009年 安徽省第三屆美術大展 (安徽省文化廳)
2009年 “城市·生活”水墨畫創作聯展(上海香山美術館)(上海文化基金會)
2002年 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太行山車佛溝45cm_68cm

太行山豬叫石村45cm_68cm
水墨之美
文/童鵬
中國畫很講究氣韻、精神,如果一幅畫看上去精神萎靡,就像一個人生病了一樣軟綿綿的沒有精神。調理好肌體的疾患,生機旺盛,精神何以不矍鑠生輝?作畫亦復如是。學畫之人,萬萬不可覺得精神生命首要,而一味的追求“玄”、“神”,忽視了物質生命的研究和表現,因為精神和物質永遠都是辯證的。中國畫注重寫意之本,崇尚逸品。畫品置先,形隨其后。可見畫家的精神層面修養至關重要。具象不忘抽象,寫實不忘寫意。主觀與客觀是一對不斷磨合相輔相成的矛盾體,協調好關系,就掌握了主動。在大自然中,每棵大樹、每株小草、每一滴水、每塊石頭、每一寸土地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的聲音。藝術家們能夠發現他們、感悟他們,滌蕩自己的心靈,只有對本心的尊重和虔誠才能創造出發自內心的東西,自己被感動了,才能去感動別人。

風生水起45cm_68cm

太行山高家臺37cm_68cm

太行山高家臺45cm_68cm

太行山掛壁公路37cm_68cm
在我的作品中,畫面里的山水形態是經過過濾提煉的寫意形態。對凝重的大山意象化了,水墨的暈染之特性有表達意境之美的優勢。畫面中的大山是靜態的,行筆是動態的,動靜相生,虛實相間,凈化了物像,同時強化了縱向的三維空間,把散點透視和焦點透視相結合,在東方的審美意境與西方遙遠的歷史文化中尋找一種和諧,重新審視當代山水畫的莊重與渾厚、神秘與凝重之美。

太行山韓家洼33cm_68cm

太行山韓家洼村33cm_68cm

太行山石板巖45cm_68cm

太行山王相巖50cm_60cm

太行山小景45cm_68cm

太行山寫生33cm_68c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