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依云
● 編者按
炎夏將至,在人們擔心極端高溫天氣出現的同時,有關環保的話題再度熱議。在這其中,藝術家以及藝術院校生們在創作中投入的努力,也讓我們看到環保既可以很抽象,也可以很親民。即將結束的2015屆清華大學美院本科畢業展中,一幅名為“可持續環保締造時尚未來”的裝置作品,讓人看到院校學生未出社會便以藝術力量來號召環保的積極主動。
畢業展加上公益
用創意體現社會責任心
畢業展恐怕是藝術院校學生最鉚足勁展現自己實力的一場關鍵展出,今年,我們在清華美院學生的畢業展上看到了以環保為理念的裝置作品,名為“可持續環保締造時尚未來”,這個頗大的主題以一種簡潔的方式呈現出來,作品整體造型猶如一顆未經打磨的鉆石原石,裝置的制作材料90%選自環保型材料,包括建筑工地及舊家具上回收的木條、學生以往書畫作品等,注重時尚藝術的同時關注生態環保的平衡。而其中不少傳統建筑理念不難讓人聯想到古代建筑工程使用的同樣是無污染建材,并且工藝精湛,可以維持上百年不變,這一點反而令我們現代人感到有些汗顏。
院校學生總是給人稚嫩生澀的印象,然而從這樣的作品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這些還未踏上社會的年輕人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玩耍,而是在觀察并關心著社會,同時也在繼承著傳統文化的同時,打造著屬于新生代的時尚未來。相信這些未來藝術家會在踏入社會后,有更多機會用自己的藝術創作展現社會責任心。
形式不唱“主角”
環境保護應當融入生活
當然,用環保的材料創作也好,請藝術家設計也好,這些歸根到底,都是宣傳環保理念的形式,用藝術來進行環保宣傳的方法其實有千千萬萬,大多數并不是出現在藝術展中,而是出現在生活中的許多角落。比如,如今的幼兒園和中小學手工課,經常會有這樣的作業:請學生們在家長的幫助下,自己尋找身邊已經不用的物品作為原材料,制作一些實用的小物品。可不要小看了這些小作業,有些心靈手巧的家長能夠幫助孩子一起制作出堪稱藝術品的佳作,比如用雪碧瓶子制作的花籃,經過簡單的貼紙或涂色裝飾以后,既漂亮又實用;用舊衣服能夠制作的物品就更多了,前陣子在網上爆紅的一位媽媽,她用布料將孩子的涂鴉還原出各種相似度極高的玩偶,成為了孩子獨一無二的成長紀念品。用藝術表達環保未必只有專業人士能做,環保的意識應當體現在生活中,成為一種實實在在的日常思維方式。
用裝置藝術升華
將理念化作最美裝飾品
既然普通人都能用各種創意來藝術環保,那么身為專家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就更應該肩負起公益宣傳的責任,讓環保成為藝術創作的重要主題。每年可口可樂生產的塑料瓶不計其數,他們便用回收來的一萬七千多個塑料可樂瓶請藝術家做成了其標志圖案,這一公共藝術裝置試圖提醒公眾重視塑料污染。昂古萊姆的紙業博物館以前是一家卷煙紙廠,這里舉辦的裝置藝術展覽中,所有的名人畫作全部是由日常物品或者垃圾、廢品拼接而成。盡管這樣的企業很難避免給環境造成負擔,但通過藝術的形式讓人們在記住產品的同時,不忘記環保的重要性,多少也能為公共環境保護多做一份宣傳。
像這樣的裝置作品在許多國家都是街頭“常客”,而在我們身邊還不算常見。如今,看到未出校門就開始為環保出力的學生作品,相信未來這樣的環保裝置作品也將成為我們城市常見的風景吧。
學生創作:未出校園先用藝術傳播正能量
學生創作:未出校園先用藝術傳播正能量
學生創作:未出校園先用藝術傳播正能量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