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勇
鄭家溉,號均園,1871年出生于長沙縣金井鄉世代書香門第。光緒二十一年考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辛亥革命后,清朝遺老舊臣們的日子不好過,鄭家溉只能靠微薄的寫字鬻文收入來維持生計。他敬佩唐代顏真卿的氣節與人品,喜歡他渾厚蒼勁的書體,便從顏真卿雄渾古拙的筆法入手,揉以蘇軾、黃庭堅的筆勢,他的楷書、行書、草書既有傳統的功力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特別是他的擘窠巨字剛健有力且氣韻生動,各地來找他寫字的文人雅士及收藏家也不少。
1931年,溥儀當上了偽滿洲國皇帝后,立即派鄭孝胥到北京邀請鄭家溉出任內閣大臣,鄭家溉不為所動,鄭孝胥又委派鄭家溉的老鄉來做工作,請他上任。鄭家溉干脆變賣房產攜家眷返回長沙,住在織機街一小屋內,還是以賣文字為生。
1938年,“文夕大火”燒盡了鄭家溉畢生文稿和詩稿。長沙會戰期間友人問鄭家溉,萬一長沙淪陷于敵手怎么辦?“我做不到鄭成功,也要做鄭所南,有吾宗先例在。”表明了鄭家溉以鄭氏家族名人的氣節為榜樣。1944年6月17日,長沙被日寇占領,鄭家溉攜家眷于湘鄉,住在離縣城12里的七寶峰木架子灣。8月27日,湘鄉被日寇占領,日軍打聽到鄭家溉的身世,強行要他當維持會長,鄭家溉斷然拒絕。日本人就把他捆綁起來押送到新橋日軍司令部,在檀樹塘邊,鄭家溉趁日軍不注意,一頭躍入水塘中,日軍朝塘里一陣亂槍掃射,鄭家溉享年73歲。鄭家溉被當地的農民掩埋在水塘對面的山上,抗戰勝利后,被其后人改葬在長沙春華山。
中國書畫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品格氣節,目前民間收藏家手中的確還有不少鄭家溉的書法作品,人們在欣賞和品味他的書法藝術的同時,更能感受到他的人格力量。
鄭家溉:被日軍殺害的長沙書法家
鄭家溉:被日軍殺害的長沙書法家
鄭家溉:被日軍殺害的長沙書法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