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幾千年的玉文化外,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白玉具有了其他寶玉石所不具有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油糯性,溫潤的白玉會讓人感覺到一種親近感,會感覺它已融入了你之中,成為了你的一部分。那怎么來看籽玉的油性和糯性呢,怎樣的才算油性好糯性好?小編請教了玉雕名家倪展勇。

797 倪展勇 和田玉籽料荷韻--怒放擺件
倪展勇大師(藝名:三毛),出生于上海本土南匯的一位青年玉雕藝術家,他愛藝術,愛玉文化,在工作上他勤勤懇懇,求實上進,專研創新,認真對待每一塊材料,做好每一件藝術品。倪展勇擅長人物彌勒,金童玉女,動物把件,產品線條流暢,刀法剛柔自然,比例適佳。尤為彌勒和童子的臉相在玉雕界獨有創意,受人喜歡。 倪展勇先生為人低調,性格純樸,他愛玉雕事業,愛玉雕藝術。“認真對待每一塊材料,做好每一件作品。”這就是他對玉雕事業的基本要求。

793 李清燕 南紅彌勒佛掛件
倪展勇告訴小編:玩白玉的人都喜歡說油性如何如何,但有的時候他們說的未必是同一東西。油性包括兩方面,一是視覺上的油潤光澤,而是手感上油潤的感覺。怎樣的視覺上油潤光澤是好的,總的來說是油脂光澤強同時光澤柔和。它跟白玉的緊密度(即間隙大小)硬度以及打磨方式有關。緊密度越高光澤越強,硬度過高光澤會偏剛性,會產生偏剛性的光澤,剛性的光澤對翡翠來說是好的,但對白玉來說確是缺點。大部分籽料拋光后為油脂光澤,有些其他產地的料會出現玻璃光澤,和打磨方式也有關系。對打磨來說,打磨速度越高,打磨越細,會顯得光澤強些,所以有些打磨師傅喜歡油石打磨結束后用牛皮過一下,這樣會顯得油潤些,但其實未必好,因為人手盤出的油性是最好的,所以有些打磨成亞光,開始看上去并不油的東西,盤出的效果反而更好,但前提是要料夠好。如果是沒打磨過的原料,你看切了的切痕就可知道成品出來的光澤會如何?鋸片的拉痕會出現一絲絲強油脂光澤的料出的成品油質光澤會越好。

829 孫澎 和田玉籽料觀音(獨籽)
上面講的是視覺上的油性,好的料還須具備手感上的油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覺,就象手里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種油要化開的感覺,那感覺很棒的,在手感方面籽玉具有獨特的優勢。
什么是糯性?糯性就是一種渾厚的感覺,打個比方,仔細看看上好的大米煮熟后的感覺,渾厚油亮均質的感覺,你還可以拿一塊用過些天的香皂,用水洗一下,就是那個感覺。。。人們一般只知道這種視覺上的糯性,其實和視覺上的糯性如影相隨的是它還有一種粘性,當你雕東西時,你會發現糯性好的料與鉆頭間有一種粘粘的感覺,盤起來的話,油滑的同時還有一種阻力感。
第五屆“尚品美玉”中國當代玉雕名家精品拍賣會
預展時間 2015年7月3日---7月4日(9.00-18.00)
拍賣時間 2015年7月5日13:00
預展地址 北京亞洲大酒店(北京工體北路新中西街8號 )
倪展勇大師作品亮相拍場,相信會有不俗的表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