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羽——行走五臺山”這個項目的啟動始于今年二月,動因首先源于策展人商長松、媒體人王杰明及我們的泰谷永道藝術機構對藝術家張羽的采訪,關于“水墨重陣——天津”,撞擊生成了“張羽五臺山計劃”。工作籌劃已經幾個月了,今天我們終于行動了,我們將陸續報道我們團隊行走的動態!也可以這樣理解“張羽——行走五臺山及五臺山計劃”從今天就開始了!也許朋友們覺得我們太不鄭重其事,如何都應該有個發布儀式,我們想還是隨緣!我們有非常給力的主辦單位,籌備委員會等也會近日公布。
無論是“水墨不等于水墨畫”,還是“終結水墨畫”及“書寫現代主義終結”,還是承載著“實驗水墨”教父的責任,亦或是在極限上行走的藝術家張羽,在剛剛參加完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回國沒兩天,便又再次行走了。這要歸結于張羽藝術的語言方式以及他經歷了對西方藝術語言和中國傳統繪畫語言的深入研究、吸收過程之后,實現了他個人藝術語言的轉換和升華,這次的行走是藝術家張羽再次超越極限,由此我們的整體團隊拉開了“張羽——行走五臺山”的序幕。
清楚的記得我們與藝術家的第一次交談,張羽說——我在路上。
這句話很具想象力,我們在路上......
張羽——行走五臺山
我們在路上(之一)

藝術家張羽

批評家朱其

策劃人商長松

佛事顧問高德祥

運營總監魯寧

活動總籌王杰明

“張羽——行走五臺山”部分團員從北京出發。

出發之前是令人興奮的,團員們相互問候,整裝出發。

團員們迅速奔向自己的戰車。

出征,時間是中午12點

按既定的目標和路線行駛

我們駛出了北京,進入河北,天空頓時陰沉下來。

隨著駛入山區,彎道越來越多,路況也復雜起來。

陰沉的天終于開始下雨了,地面濕滑,霧氣很重,車速也降了下來。

山越來越高,一路爬坡,重型車輛吼吼向前。

過了收費站我們進入山西境內。

剛一進入山西,我們便一頭扎進一條四公里多長的隧道。
感覺在漆黑的隧道了開了很長的時間,好不容易看到了前方的光明,一出隧道口,濃濃的大霧便又擋住了我們的雙眼,能見度不足30米。

在山西境內高速行駛沒多遠便到了五臺山。已進入五臺山,山上的樹木顯然茂密起來,好似一派江南景色。

說也奇怪,一路如影相隨的雨這時漸漸的停了。

厚厚的云層忽地打開了一條縫,陽光透射出來,煞是壯觀。

云開霧散,這對于我們來講頓時心情大好。我們來了——五臺山。
此時,白云漸漸淡去,雨后的空氣格外清新。從天津出發的團員也和我們會和了,我們到達了五臺山之行的落腳點——殊像寺,把車停好,住在寺里。時間是18點20分。

五臺山的天空湛藍湛藍的,這在北京是不多見的,藍天白云,紅墻廟宇,好景色!

此時太陽漸漸收起了余暉,喧鬧了一天的五臺山安靜了下來,火紅的晚霞飄落山邊,像舞動的紅絲帶,歡迎著我們…
從中午12點出發,到傍晚18點20分我們到達五臺山殊像寺,歷時六個多小時,雖然一路上路況復雜,雨水和大霧伴隨著我們,但我們“張羽——行走五臺山”全體團員團結一心,不怕艱難,克服困難,終于順利到達了目的地,邁出了我們行走五臺山的第一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