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銀格

吳湖帆(189-1968) 洞壑奔泉圖
水墨紙本 鏡片
1946年作
款識:唐子畏《洞壑奔泉圖》,丙戍十二月,吳湖帆擬製。
鈐印:倩盦(白)、云鶴游天群鴻戲海(朱)。
尺寸:72×34.5cm
三江拍賣2015春拍征集以來,終日奔波,雖心內熱愛,亦難免疲憊,然則在一春日午后的尋常日光中,在藏家打開此幅吳湖帆《洞壑奔泉圖》時,身心頃刻間安寧下來,似終日勞作小憩后的踏實,似連日辛苦酣睡后的安穩,更似熨斗熨過的衣裝,平整而安然。
吳湖帆(1894—1968),江蘇蘇州人,吳大澄嗣孫。初名翼燕,字遹駿,后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丑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與吳待秋、吳子深、馮超然并稱為“三吳一馮”。收藏宏富,善鑒定、填詞。山水從“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沖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靈秀、縝麗清逸的復合畫風獨樹一幟,尤以熔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于一爐并多煙云者最具代表性。
此幅《洞壑奔泉圖》可謂吳湖帆水墨烘染的代表作,吳湖帆以其雅秀清韻的畫風描繪出一幅淡雅又富于動感的水墨景色:冬盡春萌,晨曦初醒,乍暖還寒,山中淡煙朦朧,泉聲奔流入耳,遠景簇擁著的群峰列岫,彌漫著出岫的白云,虬龍般的古松覆蓋著中景的山體,近景溪流淙淙,遠景水氣與云霧氤氳一片... ... 整個畫面極盡丘壑之美,得淡蕩明艷之致,其深穆淵厚之氣渾然展現吳湖帆對傳統山水的兼收并蓄,擺脫流派束縛,自我圓融的深厚功力。
吳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作品不但清而厚,且層次極為豐富,其線條飄逸灑脫,含剛健于婀娜之中,其畫風秀麗豐腴,清雋雅逸,設色深具煙云飄渺,泉石洗蕩之致。 吳湖帆山水畫很有特色,當他揮毫時,先用一枝大筆,灑水紙上,稍干之后,再用普通筆蘸著淡墨,略加渲染,一經裝裱,觀之似云嵐出岫延綿,妙絕不可方物。每一幅作品,都似婉約的新詞,細細撫平心底的褶皺。
那一抹淡淡云煙,勾勒出清淡的歡喜、清明的掛牽;那一眼奔流清泉,流淌出疏朗的心事、疏散的志趣;那一縷微風輕拂,吹散心頭萬般愁,驅散陰郁揚寡歡。清凈而歡愉,清淺而明快,惆悵東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那一縷薄薄晨光里,青山隱云海,清風入懷來,身在浮世,心靜沉香,心緒似靜雅綻放的花,隔著萬里云山,隔著千里煙雨,清明淡然的舒展;心境似對岸疏離的水,隔著經年成敗,隔著素時悲喜,清淺平淡的歌唱。
那一幅婉約詩畫中,萬事付之空寂,不怨不尤,但反身獲一個壁靜,此心自此安定,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往不戀;世間喧囂,終如夢幻泡影,當做如是觀.. ...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