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度即細膩度,是白玉很重要的品質指標之一,也是成品外觀和手感差別的主要原因之一。細度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白玉晶體顆粒大小及均勻度,另一方面也指結構的細度,即短云絮的細密均勻程度。小編走訪了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徐志浩,聽聽大師眼里的籽玉細度。

徐志浩 和田玉籽料童子打鼓把件
徐志浩原籍蘇州,作品風格舒展自然,將古典與現代相結合,著重沿襲東方含蓄之美,并超越傳統,不刻意追求單純的玉質和工藝,而是將精神層面的感情用藝術的手法加以充分展現。更將西方現代雕塑表現手法的精髓融入其中,呈現中國詩詞和文言的意境,注重抽象與寫實交替運用,體現出豐富的人文思想,給觀賞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空間。徐志浩大師擅長人物創作,觀音,侍女,童子等方面的題材。在創作工藝上具有嚴謹細膩的鮮明特點,洋溢著海派玉雕清新活潑的氣息。創作中追求作品意境的升華,多以簡明的構圖和造型傳達意境,在外形的優美神韻所蘊含的藝術理念別具一格。

徐志浩 和田青花籽料佛掛件
徐志浩大師告訴小編,首先看顆粒細膩度,白玉的顆粒細膩及均勻程度對玉質影響很大,也是判斷不同料的重要依據之一,籽料結構雖有松有致密,但其顆粒的大小一般遠較俄料和青海料細,俄料和青海料一般顆粒較大,所以不易打磨,容易出斑斑點點,成品盤起來會感覺澀手。這種靠打磨出來的細膩和油性,經過了數個月的盤玩,會漸漸消退的。所以很多人說俄料青海料越盤越澀,其實就是那層打磨層消退了,否則玉哪有越盤越干的道理?

徐志浩 和田玉籽料彌勒佛掛件
再說下結構細膩度,籽料里面一般都會有短云絮結構,看短云絮結構應該打側光看,而不是從背面打光,背面打光只能看雜質,是看不到結構的。對籽料而言,云絮越細密越好,白度高的籽料一般云絮會略大些,白度又高結構又致密的很少,是收藏級別的東西價格不菲。青海料其實并不是云絮結構細密,而是云絮結構發育不全,放大后會發現其實更多的是細點狀結構。俄料一般云絮結構較大,同時夾雜斑塊結構,但也有少量很細的以至看不到結構的。高白打光看不到結構的以青海老料和優質俄料居多。
掌握了玉的細度,對玉石之美算是有了初步的鑒賞能力。據悉,徐志浩大師的經典之作將亮相第五屆“尚品美玉”中國當代玉雕名家精品拍賣會。2015年7月5日,相約北京亞洲大酒店,品大師之作,中西合璧,賞美玉之魂,如夢如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