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銀格

弘一(1880-1942) “話洽酒酣”七言聯
水墨紙本 聯軸
1913年作
釋文:話洽覺春風生坐;酒酣喝明月倒行。
款識:癸丑夏至節,息翁。
鈐印:李息私印(白)、文濤(朱)
尺寸:130×21cm×2
說明:日本回流
那一年,一位三十四歲正當壯年的男子輾轉滬杭之間,朝代更替、人事雜陳,事務繁忙,人生輝煌又豪壯,我們且一道穿越時空,回到1913年,看那個頎長清癯的男子頭置簪花,一路走來,一路盛開。
1913年春,上海《太平洋報》創刊,其被聘為編輯,主編副刊畫報,作《滿江紅》一闋抒懷,結句為:“看從今,一擔好山河,英雄造。” 其時,這位男子滿腹豪情,盼大有作為。然鼎革之際,局勢動蕩,藝術家的夢想只能是空懷一腔熱望。很快,《太平洋報》停辦。這位男子經由舊友經亨頤聘任為浙江兩級師范學堂圖畫、音樂教師,來到了才俊聚集、湖光山色的杭州。
相對平靜的杭州為這位男子提供了大顯身手的舞臺,那一年,他為藝術狂狷,裁成眾多:主編《白陽》雜志;創作中國第一部三聲部合唱曲《春游》;著手編寫第一部由中國人編寫的歐洲文學史《歐洲文學之概觀》;刊載國內最早介紹石膏教具的文字《石膏模型用法》。那一年,他與友人在杭州貢院前創辦“大同軒”藝術社,倡辦畫展,借勢進入藝術品收藏與交易領域,聲名日隆。那一年,他為好友夏丐尊二十八歲生日摹“漢長壽鉤鉤銘”,并寫題記,署名為“當湖老人息翁”。
這位息翁,便是本文主人公李叔同了。
那一年,三十四歲的李叔同于塵世間絢爛綻放,時而與友同去涌金門外湖心亭品茗暢談,感受“春風吹面薄于紗,春人裝束淡如畫”;時而獨坐錢塘門外景春園憑欄遠眺,遙望“鶯啼陌上人歸去,花外疏鐘送夕陽”;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遙想當年,光景宛如昨。那一年,三十四歲的李叔同花開滿枝,創作了《春游》《送別》《祖國頌》等清麗淡雅、膾炙人口的詩歌傳唱,曾把閑情托。那一年,三十四歲的李叔同夜后邀明月作陪,晨前命朝霞相對;數盞綠醅桑落酒、一甌香沫火前茶,與志趣相同之清友雅朋話洽酒酣,熔鑄詞采,馳騁想象,創作集聯曰:“話洽覺春風生坐,酒酣喝明月到行”!
與品德高尚、學養深厚之雅士洽談自是如坐春風,然將至醉后,希盡情暢談之意則惟有詩鬼李賀的神來之筆“酒酣喝月使倒行” 方可直抒胸臆, 在這集聯之下,恍惚看到那個沖淡謙和的男子,著一襲青衫,清琴醉眼、笑對友朋、喝月倒行、阻晝到來以作長夜之飲... ... 仿佛看到那長情男子,灑一腔豪情,醉態可掬、氣勢凌人、豪情萬丈、兩意俱妙而對酒長歌... ....
這樣的豪情壯志想必每一個曾牽黃擎蒼的仁人志士都歷久彌新;這樣的酣暢淋漓想必每一個歷經世事的惆悵之人都念懷不忘;這樣的絢爛綻放想必每一個看透生活依然熱愛生活的堅韌勇士都心馳神往;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日子,在漚滅歸海后,吉光片羽,皆當寶之!
那年之后五年,風流不羈的息翁眼見國事蜩螗、憂懷更深,心境枯寂遠在年歲趨長之前,繼而于杭州虎跑出家,從此,世間再無李叔同,而多了一位弘一大師... ...
當時年少青衫薄,如今惟憶江南樂,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
馬一浮說,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汪曾祺說,人還是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這很讓人悵惘,沈從文《長河》里夭夭說:“好看的應該長遠存在。” 歲月都老了后,能留下什么?多少人曾愛慕那年輕時的容顏,可誰能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 ...
絢爛至極,歸于平淡,好看加上悵惘,應該長遠存在!!!
三江拍賣2015藝術品春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20157月3日、4日
拍賣時間:2015年7月5日
預展、拍賣地點:杭州黃龍飯店(曙光路120號)
清風徐來—扇面、成扇專場、圣手傳世—丹青大家專場、見怪思賢—揚州八怪專場、濃墨風骨—劉墉書法專場
文心如晤—書法楹聯專場、推陳出新—近現代繪畫專場、書通神明—文人書法專場、取法乎上—古代書畫專場
還看今朝—當代書畫專場、方寸大象—名家篆刻專場、可以攻玉—印章原石專場、大碑無聲—名碑拓片專場
公司電話:0571—85375288 公司地址:杭州體育場路229號浙江糧油大廈7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