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年積淀、數月精品甄選,2015年南京海德春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將在于月25、26日在南京金陵飯點新樓二樓昆侖廳開啟預展,并于本月27日,在南京金陵飯店新樓二樓博愛堂舉槌。自南京海德拍賣有限公司于2015年年初盛大起航以來,公司得到了業內外,特別是蘇滬地區收藏家的大力支持,此次春拍,南京海德拍賣遵循“作品溯源,秉正公開”的原則,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征集,擬定了“中國書畫”、“中國書法”、“當代新水墨”、“新文人書畫”等五個專場,涵蓋了中國近現代書畫、當代新文人畫、新水墨畫等眾多名家的601幅精品。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文人薈萃的書畫重眾之地,文化底蘊深厚,書畫氛圍濃郁,在藝術市場的地位日益彰顯,基于對省內書畫收藏熱點及全國藝術品市場的了解與預判,此次春拍將推出齊白石、傅抱石、張大千等名師作品,它們展現了中國近現代書畫、繪畫的深厚功底;江蘇名家錢松嵒、亞明、宋文治、魏紫熙、陳之佛、林散之、高二適;海派名家吳湖帆、謝稚柳、陸儼少、程十發、唐云、陳佩秋;嶺南畫派名家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等也將在此次春拍會亮相,他們的作品在中國繪畫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國美術史中留下了寶貴的篇章。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春拍還將為藏家們獻上一批趣味盎然的精品,其中吳冠中72開寫生手稿,是其早期的速寫作品,畫工細膩,富于律動的線條使得景致躍然紙上,更是吳冠中一段生活與創作的記錄,實為難得。對于海德拍賣來說,此次上拍的名家作品既是亮點也是熱點,在提升企業自身知名度的同時,必定為藏家和藝術品投資機構呈獻一場精彩的近現代書畫收藏盛宴。

錢松嵒
相盟歲晚共長春
設色紙本
立軸
100×56cm,約5.1平尺
RMB1,800,000 –2,500,000
絹紙集珍:以文心梳理時代脈絡
2015年是對于整個藝術品行業來說相對艱難的一年, 然而在這個當口,南京海德卻勇于突破堅冰,依托于百家湖文化集團的雄厚基礎,其高調和熱鬧給藝術品業界和業界同僚傳遞了一種海德拍賣正強勢來襲的自信氣息。
本季2015年春季首屆藝術品拍賣會,南京海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精心組織策劃了一場以現代金陵畫派作品為主脈絡的盛會,其中不乏“寶石的一代”:錢松嵒、宋文治、亞明、魏紫熙等一輩先師藝匠的精彩之作;它們的呈現,既是一種對歷史的回顧,也是未來的展望;既是一種對歷史價值的肯定,也是一種未來價值判斷的參考。
這批作品中,有錢松嵒先生的中年力作《符換新桃圖》、《采芝延年圖》,真實而生動反映了他于傳統繪畫技藝所具有的深厚功底,及其藝術發展的演繹路徑;創作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引水上山圖》、《春到合肥圖》則不僅是對新中國山河新貌的一次寫照,從其求變、維新的筆法,也反映出作者發自內心的喜悅、贊美的心境;而其晚歲之作、創作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相盟晚歲共長春》,則更為明確地展露出以其“錢松”、與“錢巖”為個性語言的時代化、性格化風格特征;這件作品中也出了松巖老人在自已的得意之作中才用到的那枚白文印章“生命不息”;它們也正是此一代讀者所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優秀代表性作品。這恰恰映證了一個具有普遍歷史意義的常識性判斷:具有時代意義的文藝作品才具有歷史的見證意義;具有歷史性的時代文藝作品才具有恒久的社會價值。

亞明
西風吹下紅雨來
設色紙本
鏡心
177×95cm,約15.3平尺
RMB 600,000 – 800,000
同時,宋文治、亞明、魏紫熙此一代達人的精彩作品,以時代化、個性化的藝術表現,共同營造出一個由傳統繪畫技藝演變出的具有長江下游區域性藝術特色的新金陵繪畫流派,而在淵遠流長的中國繪畫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宋文治的《堅松長流》,亞明的《西風吹下紅雨來》,魏紫熙的《秋色爛漫》大體反映并代表了他們各自取法自然而又匠心自創的藝術風貌,此種種風貌投射在中國現代繪畫發展的整體中,則是一朵奇葩的突顯與張揚,是新時代人文精神的發現與確立。故而它們代表了一種藝術發現的價值,藝術創造的價值。尤需一提的是,這次首屆拍賣會所征集到的一套山水畫小品,亞明先生于1989年創作的一套十四開冊頁《集云圖》,堪稱為其盛年的精心之作;如此優、美、精的作品在今日拍場的“戰國時代”中已實屬稀見,在藝術收藏日趨成熟的今天,大多的藝術玩家與藏家,斷無將貼身的愛物輕意轉讓的可能。它亦為本場拍賣的亮點之一。這套黑白水墨作品創意性地表現了江南一帶江湖人家的生活美意;用筆長鋒側毫,散意皴點,一派不拘窠臼的自由氣息,恰如作者畫跋中所云:“中國畫水墨為上;亦最難。……水墨文雅靜逸,不易得哉。(黃)公望、(倪)云林、四王、漸江、朱耷、石濤、(徐)文長、(陳)白陽皆善之”。這段畫語,不僅交待了作者作畫的師承與關聯,也透露著作者對此件作品的得意之情。

錢松嵒
春到合肥
設色紙本
鏡心
39×51cm,約1.8平尺
RMB 400,000 – 600,000
清風雅月:以意趣照誠摯情懷
為了打開首拍氣概,給藏家帶來璀璨盛宴,2015年5月初,海德誠意邀請了徐純原、蕭平兩位老師親審,將存疑作品剔除,挑選出多件受專家認可的精品,力爭呈現給各位藏家最優質的拍品,徐老、蕭老在審稿的過程中對海德此次上拍的作品贊賞有加。
此次焦點拍品之一的傅抱石《松亭觀瀑圖扇》,蕭平老師評價:“陰歷六月約為七月,正值盛夏。重慶的夏天,熱且濕悶,抱石先生一定是思涼作此的。1945年,是抱石先生山水畫程序臻于成熟的時期。畫中,筆墨縱放、水墨交融。那種類乎于亂麻皴的筆法,造就了似亂而有序,蒼茫而淋漓的視覺效果。小小的一幀扇面,具備了如此博大的氣象,讀者為之賞目悅心,襟懷開闊,早已忘卻了世間的炎熱。”
清風雅月、松石笛簫,在中國的詩意里,笛子是塞外孤寒的象征之一,林風眠的作品總有一種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這種哀怨和孤寂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種審美情趣的悲劇美。這與畫家本人顛簸曲折的一生有關。林鳳眠的《吹笛》以端莊靜穆勝,素淡清雅的色彩,流暢沈穩的筆意,更有珠聯璧合之妙。其《讀書》畫中青衣仕女坐于輕紗幔帳前,鵝蛋形秀麗的臉龐上有著纖細的眼睛、淡淡的彎眉和小小的嘴。她的姿態嫻雅文靜,眼瞼低垂微微頷首,十指纖纖撫發沈思。畫中背景簡約而抽象,墨色暈染有致。此畫中仕女的青衣以大面積平涂而成,再以利落的線條勾勒衣紋,后施白粉于袖口和領口,既體現了衣裙的層次感,也勾勒出仕女輕靈的體態,寥寥數筆便將透明感很好地表現出來。

林風眠
吹笛
設色紙本
鏡心
34.8×34.2cm,約1.0平尺
RMB 800,000 – 1,200,000
而此次拍品中的另一個亮點,則是徐悲鴻的《潛龍圖》,它極具現實意義:作于1935年春夏之交,正當中央主力紅軍(紅一方面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之時。這一年,紅軍長征突破重重圍剿和封鎖,勝利到達了陜北。這些事對于充滿愛國主義、關心民族危亡的徐悲鴻來說,彷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此處魚非凡魚,是”德而隱者“的潛龍。“弗用”既是卦辭“勿用”的活用,也是中共當時真實境況的寫照。所以驚天動地的“一怒事長征”,如同鯉魚躍龍門,終究會化身為顯龍而感召天下。這慰己勸人的一句“潛龍悲弗用”則把他內心的欽佩與期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也使畫面的主題更加凸顯。畫面中鯉魚躍然而上,造型生動,簡淡高逸,虛實相映,用筆精準凝重。魚尾處虛化處理,彷佛看到鯉魚躍起時擺動有力尾巴的瞬間動態。從上至下的三四筆粗淡的線條既概括地表現了瀑布飛流,象征性地烘托出鯉魚即將升騰飛空而化身為龍的力量和氣氛;尤其是魚睜圓的眼睛、突出的嘴唇,使“悲”和“怒”落到了實處。整體畫面筆墨不多,簡練得體,將“鯉魚跳龍門”的寓意巧妙含蓄地表現出來。這幅畫表現出徐悲鴻對于紅軍堅韌不拔的毅力及威武不屈的精神的感動,對民族危亡的憂慮和對光明解放的向往。這也是徐悲鴻先生將此作品送給有學問、懂自己心思、支持理解自己的摯友舒新城先生“秘存”的原因。
此次拍賣精品還有吳冠中的《速寫手稿72開》,不僅是吳先生繪畫技巧的體現,更是人生經歷的寫實;吳先生后期的精作《新葉池畔》,更是將其成熟高超畫技展現地淋漓盡致。張大千的《柳下高士圖》、陸儼少的《云山流水圖》、程十髪的《山水冊頁》、李可染的《人物花卉四條屏》等等,精彩紛呈,不容贅述。
雖然經歷了2013年以來的低谷期,但藝術品市場與藝術的發展市場始終是相輔相成的,海德利用自身以及集團獨特的產業優勢,形成對藝術參與的持續投入,培養更多的藏家,培養更多藏家的鑒賞力,樹立市場信心,形成藝術市場的良性循環。不爭朝夕,唯愿恒久——專業的鑒賞力、對市場的敏銳判斷力以及獨特的管理模式讓海德拍賣在市場洪流中獨樹一幟,把每個專場做精做細,著力挖掘每一件拍品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堅持經營高端藝術品的拍賣路線,在為藏家梳理具有人文情懷的脈絡,將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以期與藏家及藝術品投資收藏機構同贏共生。

徐悲鴻
潛龍圖
水墨紙本
立軸
109×31cm ,約3.0平尺
RMB 1,200,000 – 1,500,0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