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氳也作絪緼、煙煴。清何紹基云:“‘氤氳’二字最得中國藝術之韻。”明董其昌云:“畫家之妙,全在變滅中。”古人更以“煙云”來指代山水。氤氳道出了中國藝術所要表現的是氣化氤氳、密合無間、生機流動的生命世界。
簡水繁山古人常用之法度,董金良打破常規,新創簡山繁水。他的作品,其山石多只勾無皴,筆法簡潔清談;其水或淡墨或勾線,多繁密。簡山繁水相映襯,加以寒林高士,顯得島孤水闊,寂寒古遠。一切在煙云之中騰挪飄渺,出落得渾然靈動;是云是煙、是煙是水、是水是靄,幻化無窮之中彰顯著氤氳之韻。宋范溫云:“韻者,美之極也。”宋黃山谷云:“書畫當觀韻。”明李日華云:“凡狀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勢,得其勢,不若得其韻。”寫氤氳,展氣韻,風神曄曄,虛靈不昧,歷代丹青之所求。董金良的“簡山繁水”所表現的氤氳之韻,正是這一渾成無際,生生相聯而有節奏的宇宙生命。
作為“以古探新”之路上的后起之秀的山水作品,畫面構成簡練、樸實,筆墨古雅、虛凈,意境開闊、清曠。無論是寫樹繪山,清墨繁筆,周全而不滯碎,簡淡而不空乏,融宋人的筆墨、物理,元人的氣象、意蘊于一體,顯示出畫家對傳統山水筆墨、氣韻和章法之精神的深刻體悟、準確把握和自由融通。而董金良以簡山繁水寫氤氳這一特質,在以古探新之路上的大膽創格,為中國山水的發展進行了最有價值的嘗試。
周偉平(東南大學藝術學碩士 畫家 評論家)
辛卯歲春于古越句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