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窯一幅無人畫—— 官鈞民鈞均受拍場關注

出窯一幅無人畫—— 官鈞民鈞均受拍場關注
張保慶(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會供圖)
鈞瓷可分為“官鈞”與“民鈞”。官鈞一般多為陳設器,具有較高的裝飾性。其工藝特征為多層施釉,釉質厚重,釉色綺麗,底足一般施芝麻醬護胎釉。底部多刻有“一”至“十”的數字。然而對于官鈞產生的年代,國內外學者分別提出了“北宋說”、“金代說”、“元代說”、“元末明初說”等不同的見解,并未形成權威性的統一看法。
6月初結束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上,就展現了3件風格迥異的鈞瓷。其中的一件官鈞丁香紫釉葵花式三足洗(下圖),底足刻有數字“六”。這件六瓣葵口內出筋,折沿,弧腹,下置三個如意云頭足。內施天藍色釉,外施紫紅色釉,圈足刷芝麻醬色護胎釉。其標注年代為元至明初時期。當然,對于這類官鈞器物的燒造年代也許學界存有爭論,但是,年代的界定并未影響到這類瓷器的價格。這件三足洗估價480萬~550萬港元,最后的成交價為628萬港元。足可見市場對這類器物的認可。民鈞比官鈞在存世數量上相對較多一些,但民鈞精品的價格也不會很低,另外兩件民窯鈞瓷盌制作亦是相當精細,分別以525000港元與475000港元成交。
近年來無論是官鈞、民鈞,國際國內,價格一直穩中有漲。“出窯一幅無人畫,落葉寒林返暮鴉。晚靄微茫譚影靜,殘陽一抹淡流霞。”作家姚雪垠這首詩極好地反映了鈞瓷的獨特意象,也是鈞瓷帶給人們的美好想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