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堅
國人喜歡“整數紀念”,五、十、幾十、百之年份,往往成為同樣是整數命名的“X0代”、“X0后”族群的喧囂。今年又是“數字整算法”的藝術界“85新潮”逢十年紀念年份了,我看到又有一些人出場大談大論。關于85,我認同老栗的判斷:沒有盛世,1980年代也不是一個理想主義的時代,這些都是對過去所有好東西的夸大,所有壞的東西被掩蓋了,理想主義每個年代都有,但總體來說那時候因為沒有商業化,好像理想主義很突出;土地在發生變化,大樹也不能統治,慢慢就發生變化了,(現在要)創造自己的小(的)環境、小(的)時代。
近日又看到藝術家王廣義85訪談,我就有上面那種復雜感想。本來,若按照黃專的說法“覺得他(王廣義)的藝術和85新潮在某種意義上不是一回事”,那么,真不想被別人定義為“簡單大批判”、擔心被“誤讀”、意欲“另一個王廣義”的王廣義,完全不必每每在85紀念時節點出場言說一番的,反抗“85捆綁”的個人政治是能夠進行的,言行分裂多無聊。當然,就如老栗曾跟筆者說的“我給王廣義命名‘政治波普’的時候,他還特意寫信道謝我呢”,如果好賣、賣過之后,發現“時過境遷”就不認賬,那已經不是簡單的口風或策略問題。
早在去年末,了解過王廣義應該是處心積慮很久之后推出的以目前市場上方便買賣的繪畫為主的新作展《“偶像的底片”》后,我再次坐實已經有的一個判斷:85一代早已進入“無聊時間”。這跟之前一批評家觀看2012年其在今日美術館辦的“巨型”回顧展后說的“這樣的展覽只是在說‘我還活著’”是同一種感受吧。當然,我還是祝愿這些“偶像的底片”繼續像他曾經的“大批判”一樣容易復制、沖印出無數版本并熱賣,起碼活躍經濟也算是一種無悔的時代功績吧!
但說實話,要以藝術創功審視,這些以用爛落俗了的、也是幾大“市場金剛”用爛落俗了的、更是自85起就用爛落俗了的名畫變體、名臉改造等手法繪制、制作的大幅底片,加上空洞的象征、借喻、寄意、關懷和其作品一向的粗糙技術,還是原來那種老舊的精英式的、高高在上的觀念說教,只是其中的觀念內容空洞、非具體指涉在新時代背景下失去適應系統而失效,幾乎淪為為保存偶像余暉一己目的而對藝術繆斯的失敬。
85主要成員之一王廣義說:“好的藝術家,不應該關心具體問題……藝術家應該是站在道德之外的人,同樣藝術家也是站在體制之外的人……藝術家在這個世界上作為懷疑者存在,是藝術家存在的基本價值……藝術家是中立的,它不贊同什么,也不反對什么……就像我們中國,這樣一個體制,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我們集體無意識地選擇了這個事情,我們中國所有人,從我們父輩,包括我們自己,我們集體無意識地選擇了這個體制,雖然我們有罵它的,說這個說那的,但后來還是我們整體的選擇。”
這類話語往往都有“神功”——包括“造神”之功,讀它下來,好像在說什么、肯定什么,好像又什么都沒說,反正如此似的:高人、高深在那里,不要做任何價值選擇、判斷,然后一切就都實現了。一般觀眾,特別是不愛好讀“哲學書”的觀眾,缺“辯證思維”那根弦,很容易被這類“傳播學語言”搞暈。你說我沒技術?我本來就沒要解決任何具體問題嘛;你說我空洞?大家本來活著就是懷疑懷疑沒要干啥嘛;還要說?你就不是什么好觀眾啰……再看:“80年代的藝術有神圣感,我更喜歡那個年代,那個年代我們創作藝術的時候,藝術是有尊嚴的……而在今天什么都可以做,我倒覺得今天的藝術恰恰是沒有尊嚴的,尤其是當藝術被所謂的市場所控制,這是今天對中國當代藝術危害最大的事情,人們幾乎忘記了所有的東西,沒有興趣了解藝術家的思想,只關心數字,這是非常可怕的。”
聽其言、察其行,你知道要堅持某個真有的或不知所終的“85精神”沒?還是講神圣感、尊嚴比較好聽,難道講市場控制、數字嗎?太可怕了!
人該明白自身的宿命:當自己愉悅于“千萬身價”的理想成真時,也等于接受一個打倒偶像的務實、尚物、世俗時代到來的現實。懷著天價的理想主義,又懷著成為全民的理想主義,既想有啟蒙神功又想有消費武功,這樣的合體要真的是萬能的神才行,怎一個粗制濫造的造物主義者可以成全呢?!
愛好哲學者可能聽說有種無聊哲學,講的就是一個人如何活出“無聊之聊”的意義。此哲學產出于福利社會北歐,不知道合不合中國這個繁忙的、問題叢生的逐利社會,何況還得區別個人無聊還是社會無聊。“無聊哲學”有句名哲“人類每被自己的發明解放一次,就離無聊更近一步”,或應這樣改一下:一個人每向偶像寶座前跨一點,就離無聊更近一步。
回歸的“小的(小我、小屏幕、小圈子、小滋味……)時代”里,那些說著大人類、大北方話語而漸漸遠去的大偶像們,如果再無別的能耐,又不甘心回到平凡生活,顯擺自己屬于另一階層的星級生活,該喝喝茶呷呷酒抽抽雪茄的,盡管如此這般裝模作樣卻也是可以的。
但是,從社會角度,人們應該有更多的夢想。幾天前,同樣一直有幫助小企業、人物實現發財夢的馬云,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表被多名美國政商界人士嘆稱“十年以來最棒的一次演講”,在說到面對移動互聯網浪潮來臨阿里巴巴從IT邁向D T時代(datatechnology,數據時代)時,馬云說:“IT是你自己更強大,DT是讓別人更強大,IT是讓你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信息,D T是讓每個人都掌握信息,它是透明的,是讓人們更有創造力。”在這個時代,所謂透明,就包含一種誠實言說、真誠面對的意思,而不是故作高深、以為就自己懂別人不懂,甚至硬要把常識故意說得好像別人不知道、搞不懂。活在這個時代里的藝術家、批評家應該知道這一點,為創造“讓人們更有創造力”的環境奉獻自己的力量!
當代藝術思潮:85一代的無聊時間
當代藝術思潮:85一代的無聊時間
當代藝術思潮:85一代的無聊時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