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明兒 黑豹出擊 207×193cm
■大拙
人物畫家吳明兒,明合日、月,故戲號“日月之子”。
名應其人,明兒先生近年來人物畫作屢見于全省、全軍、全國大展,聲名漸起,引起業內人士側目關注。
華夏收藏網訊 觀賞吳明兒先生的畫,有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搶眼。放眼整個展廳,讓你眼睛一亮,心頭一顫的那幅畫,很有可能,就是吳明兒先生的畫。他的畫構圖大膽、巧妙,筆墨豪放、自然,在黑白搭配、濃淡處理、線面結合、收放把握、塊面和元素組織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構建了有機的組合,制造了一種不可能的可能,不敢想的想象,于筆墨恣肆縱橫之中,一股豪邁剛健之氣躍然紙上,不得不讓人駐足想望。
國畫之所以不同于西洋畫,最重要的就在于筆墨,而吳明兒先生的國畫最見長的,在我看來,也正是筆墨。正是因為精到、老辣、豪放的筆墨,使那些在別人看來,十分平淡的主題和畫面,變得意味生動、大氣可感。他的筆墨,于豪放處,恣意汪洋,大有烏云遮日之勢,于精致處,一筆下來,根根發絲,清晰可數。大膽而不虛浮,精到而不纖弱,無論是墨塊還是線條,無不在外放之中,蘊含著深刻的內斂功夫,傳遞著一種博大、雄強、柔韌、豐富的審美趣味。這就不僅是筆墨——這一中國元素的魅力所在,也是吳明兒先生人物畫的魅力所在。對于筆墨,吳明兒先生有過這樣的論述:“寫意者,只要掌握生宣紙自身滲化特性,也能筆筆生動。好的寫意畫既是畫家畫的,也是自然生成的,畫家筆下流露的往往是發乎內心情理卻又出乎意料之外,而這恰恰是最美妙的表現。”大道至簡,大道天成,吳明兒在筆墨的實踐與認知上確實非同一般。
古人說:“書者心畫也。”岳武穆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國畫創作與書法、用兵一樣,取決于作者的主觀認知與情感意蘊。吳明兒先生認為,一個好的創作要具備三大要素,即造型、筆墨、主觀介入。誠然如是,造型是基礎、筆墨也是基礎,同時具備這兩個基礎是很難的,具備了也只能屬于高級畫匠,還是在匠的層次上。要真正成為國畫藝術家,最可寶貴的,是心,是作者強烈而鮮明的主觀情蘊的注入。只有作者鮮明的主觀情蘊注入構圖與筆墨之中,才能對創作題材進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才能于點滴之間表現出作者強烈鮮明的主觀傾向,才能從寫實派真正升華到寫意的殿堂,才能讓原本凝固的筆墨造型獲得真實的藝術靈魂,讓畫活了。明兒先生近年來的作品,無論是《生命之重》、《鋼鐵戰士》、《綠旋風》,還是《黑豹出擊》、《五彩毽》等,無不是通過主觀觀照下的造型概括重構與筆墨表現,把看似平常的畫面與體材激活了。
王陽明先生說:“無心外之物。”我想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莫過于吳明兒先生的國畫創作。在他看來,一切創作題材都是作者主觀觀照下的題材,一切創作對象都是作者主觀觀照下的對象,離開了作者的主觀觀照,一切題材與對象,都失去了藝術的靈魂,與槁木死灰無異。所以從本質上說,畫家所畫的,只能是自己,只能是自己的精神宇宙,而不存在別的。美好的精神所到之處,就是藝術生命的誕生之處。所以重要的是錘煉升華自己的精神世界,讓作者自己的生命成為藝術本身,成為美的本身。生活中的吳明兒先生正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人慷慨、大氣、灑脫,富有同情心與責任感。每次與他一起外出,他時不時地會拿出手機拍這拍那的,然后跟我講,這個石頭造型如何如何的美,那個老頭如何如何有特點,有時會停下來很專注地看一棵樹或一個人什么的。其實他所關注的,在常人看來,非常普通,但在他的眼中,無不構成了美的元素。把若干個美的元素重新進行抽象、概括、整合,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筆下生動的創作題材。在別人苦于沒有創作題材的時候,他的創作題材和創作靈感幾乎可以說是信手拈來,無處不在。記得王陽明先生在回答什么是“心外無物”時是這樣說的:“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我相信,在明兒先生主觀精神的觀照下,一切花鳥人物、山河大地都會霎時明亮起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