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贠冬鳴
林徽因曾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范家美的水墨人物畫,便紛呈著那份“修籬種菊”的平靜。
當今畫壇,在案頭默默研習水墨人物畫者不多。導致這種現象不外乎兩個方面。其一,人物畫造型功力不僅需要歲月的磨洗,卻又是嚴謹且自由浪漫的;其二,畫家先天的藝術感覺,也就是自身的才情,似乎更為重要。而花鳥和山水畫的造型,相對自由疏朗,物象與筆墨則易契合易掌控。范家美在河北師大美術系就讀階段,師從人物畫家紀京寧教授,亦深受劉進安先生藝術思想浸淫,其人生藝術大廈之地基,應該說是相對堅實的。
早期范家美的作品《花解語系列》,受紀京寧教授影響至深。
畫家紀京寧對女性日常形狀,有著散文詩般的描繪。其畫面看似散淡,卻在飽滿的筆墨框架中,烘托出女性特有的那份閑適和愜意。亦師亦友的緣故,其畫風也直接影響到范家美之藝術走向。但導師紀京寧的性情卻是內斂的,一如她筆下活脫脫的主婦,或優雅或高貴,無一不是出乎自身家庭溫馨的寫照。然而,范家美的性格卻與導師迥異,快人快語且風風火火。紀京寧筆墨間線條和墨團,雖然也有濃重有剛直,其內核卻彌散著柔弱和細膩意蘊,紛呈著難以言說的陰柔之美。范家美夫婦有著廣泛的人脈,其寓所可謂往來無白丁。經友人提醒,范家美如同醍醐灌頂,倏然間明了藝術家必須要有自己的語匯。“借殼生蛋”在經濟學中放之四海而皆準,但在藝術領域只能是過程,是階段性的“范本”。為及早調整行進的羅盤,她“便捷”地進入紀京寧教授的先生——中國國家畫院梁占巖工作室,繼續開掘自身內心深處的藝術潛能。
梁占巖青年時期曾得盧沉、周思聰夫婦真傳,其筆墨造型功力堪稱畫壇一流。畫面看似粗獷快意,實則謹飭縝密。從某種程度上說,“型”之于自由奔放的筆墨,不啻是束縛其遲奔的羈絆。梁占巖先生自河北調入中國國家畫院后,人物穿插組合日趨縱橫捭闔,其筆墨更加恣肆率意。但多年來,他仍焦渴地在畫案上掙脫著。最終,梁占巖通過異乎常人的藝術實踐,逐漸使“型”化解在筆墨之中,促使線條和墨團最大限度地得到解放,滿紙人物變得飽含意蘊且畢透水墨張力,呈現出高貴的藝術品質。無論是古代人物的悠遠平和,還是穿梭于街巷的現代人,都紛呈著鮮活的生命力。
不單單是范家美,梁占巖對弟子的導引,并不僅限于技術層面,而是藝術創造的大道。因此說,范家美除梳理導師飛動嫻熟的筆墨技巧之路徑,更多的還是領會先生天賦異稟造詣非凡的精神實質,并在藝術實踐中去竭力實現藝術理想的內核——意象造型。
范家美供職高校藝術學院,對“游戲規則”的顧及,她戀戀不舍地離開梁氏夫婦,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讀研。范家美的視野,較之常人無疑是開闊的。通過遞交的畢業論文《毗盧寺壁畫與拉斐爾“簽署廳”壁畫之比較》,便可窺見些許端倪。導師韓國臻教授曾對范家美尤為激賞,稱其“碩士論文僅選題就出人意料”。“央美”的學術氛圍,更甚于國家畫院。她在牢記梁氏夫婦教誨之余,又得韓國臻、李洋、田黎明和唐勇力藝術思想之浸染,其技藝、精神和文化層面的師承,無疑使她的胸襟和抱負擁有了相應的高度,其意志亦歷久彌堅。不論是河北師大,中國國家畫院,還是“央美”,范家美絕不單純地膜拜先生們嫻熟且極具個性化的語匯技法,而是揣摩導師繪畫的思想內核。心態的開放,她開始更多地揣摩諸多前輩畫面的經營,或者說是前輩如何錘煉筆墨間高貴的藝術品質。以此,范家美的筆下才有了脫去鉛華的《仕女系列》和《宅女系列》的面世。無論是花叢前彈奏古箏的淑女,還是撫琴吹簫的佳麗;以及宅邸顧影自憐的閨秀,百無聊賴的少婦,范家美對幽情和風月的刻畫,完全是內心向往的驅使,以及情感的自然流露。
????可以說,范家美在河北師大在“央美”,完成了學業,卻是在梁氏夫婦身旁完成了藝術精神的涅槃。自此,在嘈雜和浮華的世風中,她開始堅守心中那份平靜。自此,她的作品變得灑脫靈動,且彌散著清秀婉約之氣,顯露著自身不凡的藝術天賦。其她筆下的女性,從不刻意營造生活場景,而是強調慵懶、雅意的形狀;而畫面環境的處理,更多的則是偶然和隨機的。也唯有如此,才能凸顯女性那份優雅和閑適。范家美的筆墨隨意、自如,設色忽而恬淡忽而濃烈;人物造型特別是手的刻畫精妙、凝練,使作品洋溢著濃郁的爛漫氣息。
受到學術界關注和擁有收藏界的受眾,是范家美艱辛藝術創造的必然結果。這也是梁占巖、紀京寧夫婦及所有導師最為欣慰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