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影像收藏在我國才剛剛起步,但是作為重要的藝術收藏門類之一幾乎世界所有一流美術館都已經將攝影收藏納入其收藏體系之中。這幾年隨著東西方文化更加便捷、頻繁的溝通交流,從國家美術館到民間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關注影像收藏。中國美術館于2013 年正式將影像納入“國家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的序列,2014 年更是開展了“國際攝影典藏系列”。在民間不少有識之士已經將影像作品作為自己未來收藏的重要方向展開系統收藏。
不是所有的繪畫都有收藏價值,同樣不是所有的攝影作品都值得被收藏。對于那些已經在攝影史上功成名就的藝術大家,那些在攝影史甚至藝術史都廣為傳頌的名作,無疑是影像收藏中首選的珍品。本版塊推薦的10 件作品出自攝影史10 位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手,其中不乏像尤金•阿杰特珍貴的早期名作,阿爾伯托•寇達拍攝的切 • 格瓦拉這種世界級名作。這些藝術家的歷史地位已經早有無數的理論家評論家予以蓋棺定論。這些藝術作品的收藏價值也早已有如紐約現代美術館,蓋蒂美術館,大都會博物館,泰特美術館等世界頂尖的一流美術館的館藏給予了最有力的認可。對于這些博物館級的藏品,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好好欣賞、好好收藏,讓這些藝術珍品永遠的流傳下去。

Lot 922
尤金·阿杰特(Eugène Atget)
巴黎街道,第3982 號,蛋白工藝,21.5×17.2 cm,1900年代作
[版本] 早期原版照片Vintage Print
[來源] 法國私人收藏
[出版]
1.《PARIS Eugene Atget》,Hans Christina Adam,TASCHEN,2008 年
2.《THE WORK OF ATGET-Volume II THE ART OF OLD PARIS 》,John Szarkovski,THE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1982 年
3.《PARIS CHANG ING: REVIS ITING EUGENE ATGET’S PARIS》,Christopher Rauschenberg,Princeton Archit.Press,2007 年
4.《國際攝影典藏系列——乘物游心:直接攝影1893-2014》,中國攝影出版社,2014 年,P.83
[展覽]
1.2012 年,“Eugene Atget: Documents Pour Artistes”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
2.2014 年,“國際攝影典藏系列——乘物游心:直接攝影1893-2014”,中國美術館
RMB:150,000-180,000
根據底片編號推斷,這張作品大約制作于1895-1900 年左右。采用早已絕跡的特殊相紙制作。金色的紙張底色,猶如鉛筆素描一樣的影調,所有細節歷歷在目。同時在一定角度光線的照射下,紙張上反射出熠熠的金光。今天尤金·阿杰特知名原作大多已經收藏在世界個大美術館中。這樣有公開出版紀錄的原作顯得甚為難得。照片背后有藝術家親手書寫的作品名稱及底片編號。同時這張作品被收錄于多部公開出版的畫冊中。

Lot 923
愛德華·柯蒂斯(Edward Sheriff Curtis)
《笛蕭谷》,鉑金工藝,14.7×19.6 cm,1904年作
[版本] 早期原版照片Vintage Print
[來源] 美國私人收藏
RMB:45,000-65,000
愛德華·柯蒂斯作為紀實攝影、直接攝影、新地形學攝影、類型學攝影等諸多藝術追溯的鼻祖根源,這幅作品是藝術家的一張代表作。更加難得的是這幅作品依舊保存著當年原始的裝裱和鏡框。是各大美術館博物館影像收藏中不可或缺的精品。

Lot 924
曼·雷(Man Ray)
《通向南方》,銀鹽工藝,22.8×29.7 cm,創作于三十年代
[版本] 早期原版照片Vintage Print
[來源] 歐洲攝影畫廊
[出版]《Man Ray: ARBRES + FLEURS-INSECTES ANIMAUX》,John P.Jacob,STEIDL,2009 年
RMB:45,000-65,000
這是一件非常難得的藝術家早期自然題材的攝影作品,大約創作于1930 年代,此時正處于超現實主義的黃金時期。受到尤金·阿杰特的影響,曼·雷創作了一系列以巴黎街道為題材的攝影作品。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藝術家反傳統審美,顛覆性的實驗,這一切符合達達精神的本質和超現實主義的創作理念。靜態的照片卻有極強烈得運動感。仿佛穿梭于樹林之中。

Lot 925
安德烈·柯特茲(André Kertész)
《匈牙利的記憶》,銀鹽工藝,18.8×24.7 cm,1916年作
[來源] 法國私人收藏
RMB:15,000-25,000
這是一件藝術家早期作品的代表作,創作于移居巴黎之前在匈牙利的時光。原野上的水車具有明顯的自然主義傾向,此時藝術家形成后來的紀實風格特點。作品中流露的是一種質樸的審美情懷。

Lot 926
伊莫金·坎寧安(Imogen Cunningham)
《夢中漫步》,銀鹽工藝,24.4×25.3 cm,1968年作
[版本] 早期原版照片Vintage Print
[來源] 伊莫金·坎寧安家族收藏
RMB:80,000-120,000
這幅拍攝于1968 年的作品《夢中漫步》是罕見的坎寧安晚年藝術攝影的精彩之作。明顯感受到藝術家成熟的思想,賦予作品更加深層次的內涵和隱喻。集合了人體攝影與植物攝影,兩次曝光呈現了夢境般的效果。

Lot 927
魯絲·伯恩哈德(Ruth Bernhard)
《吸管》,鉑鈀工藝,19×14.8 cm,1930 年作
[來源] 邁克爾·肯納私人收藏(藝術家之學生、助理)
[出版]
1.《RUTH BERNHARD: BETWEEN ART AND LIFE》,Margaretta Mitchell,Chronicle Books,2000 年
2.《國際攝影典藏系列——乘物游心:直接攝影1893-2014》,中國攝影出版社,2014 年,P.151
[展覽]
2014 年,“國際攝影典藏系列——乘物游心:直接攝影1893-2014”,中國美術館
RMB:25,000-35,000
這幅作品是藝術家靜物攝影中的經典之作,畫面中能夠明顯看出來受到其老師韋斯頓的影響,將簡單的物體透過光影的變換及藝術的抽象化,賦予其引人深思的內蘊。一只只吸管宛若一束束燈光,點亮觀者的想象空間。又如同捧在掌心的一簇水晶,珍貴而純凈。

Lot 928
哈里·卡拉漢(Harry Callahan)
《普羅維登斯》,彩色轉染法,24.3×36.6 cm,1981年作
[來源] 美國私人收藏
RMB:20,000-30,000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攝影藝術中流砥柱般的人物,卡拉漢擁有獨一無二的視角,這幅創作于藝術家晚年的作品不難看出和早期作品擁有了較大的變化,在波普為首的當代藝術影響下,藝術家開始從具象的,真實的世界中尋找符號化的單純視覺感受引發的思考。經過兩次曝光的場景與玻璃的反射疊加在一起。將時代印記和文化融入到其作品內涵之中。對于哈里·卡拉漢來說,這種作品尺寸并不常見,十分難得。

Lot 929
阿爾伯托·寇達(Alberto Korda)
《切·格瓦拉》,銀鹽工藝,32.5×27.9 cm,1960 年作
[來源] 藝術家之子舊藏
RMB:40,000-60,000
這張二十世紀流傳最廣的一張照片,多次被各種藝術家以其為原型進行二次創作。共產主義戰士、革命家切·格瓦拉的經典形象。從作品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格瓦拉的信念和堅定的意志!

Lot 930
石元泰博(Ishimoto Yasuhiro)
《桂離宮:新御殿外觀西南部分》,銀鹽工藝,24.4×19 cm,1954年作
[來源] 芝加哥美術館
[出版]
1.《石元泰博寫真展》,太田徹也,水戶藝術館,2010 年
2.《桂 伊勢》,高知縣立美術館,2011 年
3.《國際攝影典藏系列——乘物游心:直接攝影1893-2014》,中國攝影出版社,2014 年,P.198
[展覽]2014 年,“國際攝影典藏系列——乘物游心:直接攝影1893-2014”,中國美術館
RMB:20,000-30,000
作為第一位橫跨東西方文化的藝術家,石元泰博的作品中我們既能夠看到東方審美對于對稱、留白、呼應的美學特點,又能夠明顯感受到西方藝術的影響。這幅作品是藝術家的日本桂離宮系列中知名作品。畫面抽象,極簡的風格很容易讓我們想起來蒙德里安的風格派繪畫。作品出自于芝加哥美術館舊藏,是一件具有博物館級份量的藏品。

Lot 931
羅伯特·梅普勒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
《迷霧中的玫瑰》,照相凹版,11.6×11.5 cm,1982年作
[出版]《Robert Mapplethorpe》,清水敏男,印象社,1992 年
RMB:18,000-28,000
此幅作品運用照相凹版技法,藝術家花卉攝影的精彩之作,尺幅不大但非常奪目。
羅伯特·梅普勒索普的花卉夢幻妖冶,極具獨特的風格。
歷史的杰作:國際攝影大師作品典藏
開幕時間:2015年6月14日下午兩點
開幕地點:DDC酒吧(東城區美術館后街山老胡同14號)
展覽時間:2015年6月14日至6月22日
聯系電話:010-59756992(翰海當代藝術中心);010-64078969(DDC)
停車:胡同西口及康銘大廈有百余個車位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