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琳
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必將夢想成真。
蔡麗嫻昔年棄醫學藝,為著一份癡情,排除萬難,從業余走向專業,從油畫走向雕塑,再從傳統技藝走向對新技術的探索。通過長期的堅持和不懈努力,六年前終于考入本人的工作室攻讀數碼雕塑碩士學位。在此期間,小蔡主動出擊,博采眾長,并以跨學科的優勢,探求數碼技術與寫實的造型藝術相結合和合理運用,去嘗試著拓展一種藝術新領域的可能性。
為了心中的一份堅守、也為了證實自己無悔的選擇,研究生三年的學術滋養和跨界的歷練,在無聲的影響著小蔡藝術歷程行進的腳步。在學術上,名校的教授一般會很重視學生本科時的出身,然而,不具備這一優勢的小蔡,三年下來,畢業創作竟分別獲得《許欽松獎學金》和《黎明獎學金》的可喜成績。
廣美雕塑系數碼雕塑中心近3年來培訓了不少雕塑系的畢業生,同學們能基于原有基礎進一步在雕塑造型上拓展虛擬空間,使之能夠更好的參與和適應社會的發展,這一得益,有拜于肩負使命感的小蔡,畢業后無怨無悔的辛勤付出;廣美多名家,但有不少名教授和名設計師,他們平時的許多重要設計方案的最終視覺呈現,都有勞于小蔡對藝術原創的透徹理解和對電腦軟件的掌控以及通過神速的鍵盤操作而得以完成。在此領域,她早已名聲在外。因此,小蔡一直都很忙,不論是行跡匆匆時的偶遇,還是電話聯系時從另一頭傳遞給我的聲音。
很高興,得知小蔡要辦個展了,這一次的亮相,是從幕后走向幕前,是為實現自己一個真真切切的夢想——一個非傳統的、采用綜合媒材的另類藝術展覽。其中,研究生畢業創作《鏡鑒古今》和《泡沫時代》,所體現出來的,是傳統造型的色彩、雕塑的寫實技法在動畫上的運用,并且有效的結合新的數碼技術、以及影像、音效、剪輯等綜合性藝術新的視覺呈現;另外,當虛擬的形式需要更進一步延伸和發展之時,又將虛擬的世界走向現實,通過3d打印所創作的《荷風》系列,以及《城市鏡像》系列,正是作者根植于生活與時代,以傳統文化為積淀,又通過與新技術完美結合后所產生出來的新的作品的探索與嘗試。
誠然,新技術產生新形式,新形式產生新觀念。小蔡的藝術特色,正是在造型領域中率先駕輕就熟的采用數碼技術并與寫實造型藝術相結合,以及運用現代的思想觀念去做出與時代同步的有異于他人的作品,我認為,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特定區域,這就是她-----------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難得的價值!
在此謹祝賀蔡麗嫻夢想成真!
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委員會主任:
吳雅琳
2015、6、1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