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戈
黃戈,1975年生于天津。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本科,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中國畫碩士,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論博士,東南大學藝術學博士后。現(xiàn)為江蘇省國畫院傅抱石紀念館館長助理、副研究員。“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工程”培養(yǎng)對象。南開大學文學院東方藝術系兼職碩導。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松風清遠-黃戈2013

泉流清音圖-黃戈2013

黃戈-松瀑圖,2013,四尺對開
靜觀山水出精神
——黃戈其人其畫印象
王廷信
【按語】
王廷信先生現(xiàn)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等。
我和黃戈結識大約是在七年以前,他跟隨凌繼堯教授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凌繼堯教授為邀請一位韓國教授來東大講學派他找我。幾句話聽下來,我就感到這不是一位南方人,再聽幾句,一些天津的口音就出來了。在南京工作多年,要聽到這么流暢的表達其實是很不容易的。迄今為止,黃戈依然是我身邊的朋友當中說話最流暢的一位。
天津人的普通話永遠都帶著天津精神,樂觀、熱情、爽快,黃戈也不例外。與黃戈結識以來,他的這種特點一直保持得很好。與他一道談話,總覺得是一種享受。但黃戈也有天津人未有的特點,那就是細膩。這也許與他在南京求學多年有關。他近些年一直在研究傅抱石,現(xiàn)在江蘇省國畫院任職,并兼任傅抱石紀念館館長助理。他對傅抱石的研究就十分仔細,從傅抱石的年表到傅抱石從事教學、繪畫創(chuàng)作、理論研究的蛛絲馬跡,他都摸得很清楚。如今,他已成長為一位傅抱石研究專家了。在許多情況下,他的細膩不僅體現(xiàn)在學術研究當中。與黃戈談話也好、一道做事情也好,他都會適時捕捉到你的信息,及時提供幫助。我前一陣子在為南京青奧會創(chuàng)意一把折扇,有一天他和他的夫人金寶敬找我,我說起此事,想找一位工筆畫家給折扇創(chuàng)作一幅茉莉花。他迅速給我建議找南京藝術學院的孔六慶教授,并且立即打電話征求孔老師的意見。在他的幫助下,孔六慶教授爽快地答應,并專赴六合寫生,創(chuàng)作了一幅精美的工筆畫《茉莉花開》。如今,這把印有孔六慶《茉莉花開》的折扇已被青奧組委會定為官方禮品,送給參加青奧會的國外友人。因此,我要在此感謝黃戈。

春水松風,70×140cm,紙本設色,2014年

翠嶺松風-2014
黃戈本科在天津美院修國畫專業(yè),碩士期間是在南開大學攻讀國畫專業(yè),博士跟隨南京藝術學院周積寅教授攻讀美術史論。博士畢業(yè)之后,進入東大博士后流動站工作,師從凌繼堯教授從事博士后課題研究。這樣的學歷結構讓我很敏感,因為我在學院負責人事,東南大學特別需要理論與實踐兼擅的教師。所以,當年黃戈出站之前,我建議他留在東大工作。但許多情況下,并不能如己所愿。江蘇省國畫院也要他去工作。他就選擇去國畫院了。
我很喜愛山水畫,中國的山水畫有悠久的傳統(tǒng),流傳下來的杰作也很豐富。中國人喜愛大自然,不少畫家也很自然地描山繪水。尤其是一些文人隱居山林,與山水為伍,所以大量的山水佳作流傳于世。游山玩水是中國人的一種習慣。我們從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山水畫——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圖》就不難看出中國文人對山水的態(tài)度。中國人很喜歡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排遣郁悶、抒發(fā)性情,讓自己的生命在欣賞山水的過程中活出價值來。黃戈畫山水也與其熱愛自然、沉浸山水有關。黃戈經常登山涉水、暢游自然。因此,他也經常借此機會寫生創(chuàng)作。十余年來,黃戈積累了不少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經驗。

黃戈-風日晴和人意好,2014,四尺三開

黃戈-青山秀水-2014
黃戈的山水從總體上以氣勢見長,而不止于氣勢。宗炳《畫山水序》云:“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shù)尺,體百里之遠。”山之高遠當是山水畫的一種境界,人們在尺幅之間領略山高水闊,感受自然之雄威,可以開胸懷、引神思。但黃戈作品中山之高峻挺拔與水之平緩曲折形成一種反差,讓人在婉轉游目中享受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這其實也是黃戈面對山水的靜觀態(tài)度。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黃戈之智之仁均從他的態(tài)度中看得出來。在黃戈的山水畫作品中,山水主體多以云、松、屋來點綴。云起云飛,點染出山之綿延、水之靈動;松之蒼勁,點染出山之峻峭、水之嫵媚;云松之間隱約的房屋,點染出山水之溫情。黃戈的山水多以暖色為調,其作品色彩層次清晰、溫馨柔和,能夠喚起人熱愛生活、親近自然的渴望。
山水美,山水畫更美。這是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價值所在。黃戈用自己的態(tài)度畫出了山水活的精神。我很喜歡。

黃戈-山行圖,2014,四尺三開

黃戈-流水清音,2014,四尺三開
文以養(yǎng)畫·心師造化——簡評黃戈的山水畫
周積寅
【按語】
周積寅先生現(xiàn)為南京藝術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3年被中國美協(xié)授予“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稱號等。
時間過得真快,弟子黃戈師從我研究中國畫論有10年的時間了。記得當年他負笈求學到南京,專程報考我的中國畫論方向的博士生,我見他雖然治學尚顯稚嫩,但看出他真誠的求學態(tài)度、良好的藝術悟性和扎實的繪畫功底,所以我認為這個年輕人孺子可教,值得栽培,便收為學生。攻讀博士的三年,他靠著勤勉和天資取得不錯的成績,我又推薦他到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凌繼堯教授門下繼續(xù)博士后研究。畢業(yè)后他被江蘇省國畫院錄用,現(xiàn)為畫院下屬部門傅抱石紀念館的館長助理。在南京近五年的學術錘煉使得黃戈從一個懵懂的學生成長為中國畫研究的青年學者,而他早年先后畢業(yè)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本科、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中國畫專業(yè)碩士,具有相當程度的實踐基礎,我是非常喜愛和欣賞他這樣的學歷背景和知識結構的。因為中國畫研究要能感同身受、知行合一,不作空泛浮夸之談,需要研究者具備感性經驗和理性把握的雙重能力,并且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的貫通和交互,歷史上的中國畫大師無不如此,而這也是我們俞劍華學派最鮮明的學術主張。所以本門弟子很多都是能書善畫的學者或者深通畫理的畫家,黃戈即為其中之一。作為導師,我為他能有這樣的追求和進步深感欣慰。

黃戈-肅颯,2012

煙樹重重水亂流-2014
在學術研究方面,黃戈勤勉踏實,謙遜好學,故成績斐然;在中國畫創(chuàng)作方面,他廣采博聞,敏思篤行,有自己的追求和見地,我深為鼓勵和支持。而據(jù)我所知,黃戈在碩士階段專工山水,其導師為當今山水畫名家陳玉圃先生,所以他畫畫起點高、方向正、路子寬是很有淵源的。到了南京以后,他通過研讀古代畫論對先賢的精妙闡發(fā)和經驗總結對中國畫傳統(tǒng)與發(fā)展有了更加清晰地認識、深刻的理解。盡管近年來因讀書占去他大半時間,提筆作畫很少,但從近期黃戈山水畫作中我看出他對傳統(tǒng)筆墨的把握和運用能力又精進不少,特別是對筆墨韻味的追求逐步在其畫中顯現(xiàn)出來,這是他在以前的創(chuàng)作中較少注意的問題。

黃戈-夢憶黔東南,紙本設色,六尺整紙,2014

黃戈--苗家有好景,紙本設色,六尺整紙,2014

黃戈-泉香樹梢風,2014,四尺整紙
黃戈的山水畫起步于北方山水傳統(tǒng),所以他以前善畫雄奇秀美的太行山、呂梁山等地,他的畫中筆墨方硬勁健、骨力強悍,咫尺之內有千仞之高、萬里之勢的氣魄。到南方之后,他的畫中多了些內斂含蓄的氣息,筆墨更加灑脫率性,少了些刻露板滯。我觀近期黃戈的山水畫常作滿構圖:林木蔥蘢,山勢崔嵬,云氣彌漫其間,集壯美與優(yōu)美于一境,有北方雄渾靜穆而不囂張,兼南方清麗婉約而不矯飾之感。我以為他的山水取資古法,不遠近人,上追李唐之蒼勁、王蒙之綿密、石溪之渾厚,下探黃賓虹之老辣、賀天健之高華、吳湖帆之蘊藉,氣象清新自然而筆墨質樸內斂,巧思妙構又無雕琢痕跡,取勢求質,縱情筆墨,使人置于山水之景而又放情丹青之外。除了研習傳統(tǒng),黃戈還時常徜徉在高山綠水間蒙養(yǎng)生活、陶鑄性情。2008年我曾攜弟子到河南太行山寫生,黃戈也一同隨行。我見他的寫生不同一般對景描摹,而是多以筆墨符號記錄自己的感受,由此我在想:山水寫生,寫的是生鮮活色的自然美景;亦非寫生,乃是讀書養(yǎng)氣,養(yǎng)得胸中寬快,盤礴睥睨,不覺見之于筆下。所以我很贊成黃戈所選的山水畫研修之路:傳統(tǒng)、生活、修養(yǎng)的結合。在此基礎上今后他若再逐步錘煉、強化自我風格,不斷創(chuàng)作出富有時代精神的新山水,必然會佳期可待,我更期待他在學術與藝術上走向成熟,取得豐碩的成果。

黃戈-閑云朝夕來,2014,四尺整紙

快意生平有此觀-黃戈2014.9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