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積寅
【按語】
周積寅先生現為南京藝術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3年被中國美協授予“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稱號等。
時間過得真快,弟子黃戈師從我研究中國畫論有10年的時間了。記得當年他負笈求學到南京,專程報考我的中國畫論方向的博士生,我見他雖然治學尚顯稚嫩,但看出他真誠的求學態度、良好的藝術悟性和扎實的繪畫功底,所以我認為這個年輕人孺子可教,值得栽培,便收為學生。攻讀博士的三年,他靠著勤勉和天資取得不錯的成績,我又推薦他到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凌繼堯教授門下繼續博士后研究。畢業后他被江蘇省國畫院錄用,現為畫院下屬部門傅抱石紀念館的館長助理。在南京近五年的學術錘煉使得黃戈從一個懵懂的學生成長為中國畫研究的青年學者,而他早年先后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本科、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中國畫專業碩士,具有相當程度的實踐基礎,我是非常喜愛和欣賞他這樣的學歷背景和知識結構的。因為中國畫研究要能感同身受、知行合一,不作空泛浮夸之談,需要研究者具備感性經驗和理性把握的雙重能力,并且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的貫通和交互,歷史上的中國畫大師無不如此,而這也是我們俞劍華學派最鮮明的學術主張。所以本門弟子很多都是能書善畫的學者或者深通畫理的畫家,黃戈即為其中之一。作為導師,我為他能有這樣的追求和進步深感欣慰。
在學術研究方面,黃戈勤勉踏實,謙遜好學,故成績斐然;在中國畫創作方面,他廣采博聞,敏思篤行,有自己的追求和見地,我深為鼓勵和支持。而據我所知,黃戈在碩士階段專工山水,其導師為當今山水畫名家陳玉圃先生,所以他畫畫起點高、方向正、路子寬是很有淵源的。到了南京以后,他通過研讀古代畫論對先賢的精妙闡發和經驗總結對中國畫傳統與發展有了更加清晰地認識、深刻的理解。盡管近年來因讀書占去他大半時間,提筆作畫很少,但從近期黃戈山水畫作中我看出他對傳統筆墨的把握和運用能力又精進不少,特別是對筆墨韻味的追求逐步在其畫中顯現出來,這是他在以前的創作中較少注意的問題。
黃戈的山水畫起步于北方山水傳統,所以他以前善畫雄奇秀美的太行山、呂梁山等地,他的畫中筆墨方硬勁健、骨力強悍,咫尺之內有千仞之高、萬里之勢的氣魄。到南方之后,他的畫中多了些內斂含蓄的氣息,筆墨更加灑脫率性,少了些刻露板滯。我觀近期黃戈的山水畫常作滿構圖:林木蔥蘢,山勢崔嵬,云氣彌漫其間,集壯美與優美于一境,有北方雄渾靜穆而不囂張,兼南方清麗婉約而不矯飾之感。我以為他的山水取資古法,不遠近人,上追李唐之蒼勁、王蒙之綿密、石溪之渾厚,下探黃賓虹之老辣、賀天健之高華、吳湖帆之蘊藉,氣象清新自然而筆墨質樸內斂,巧思妙構又無雕琢痕跡,取勢求質,縱情筆墨,使人置于山水之景而又放情丹青之外。除了研習傳統,黃戈還時常徜徉在高山綠水間蒙養生活、陶鑄性情。2008年我曾攜弟子到河南太行山寫生,黃戈也一同隨行。我見他的寫生不同一般對景描摹,而是多以筆墨符號記錄自己的感受,由此我在想:山水寫生,寫的是生鮮活色的自然美景;亦非寫生,乃是讀書養氣,養得胸中寬快,盤礴睥睨,不覺見之于筆下。所以我很贊成黃戈所選的山水畫研修之路:傳統、生活、修養的結合。在此基礎上今后他若再逐步錘煉、強化自我風格,不斷創作出富有時代精神的新山水,必然會佳期可待,我更期待他在學術與藝術上走向成熟,取得豐碩的成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