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色星辰》一舉奪魁
5月30日晚6點,“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在香港會展中心如期登場。由94件拍品組成的該專場堪為最扣人心弦的拍賣。偌大的拍賣大廳被各路人士擠得水泄不通,媒體席上也匯集了“長槍短炮”,好不熱鬧。
在萬眾矚目下,本場拍前估價最高者—常玉的《藍色辰星(菊花與玻璃瓶)》以4000萬港元的價格起拍,隨后迎來了場內外諸位買家間的激烈爭奪,6000萬、6400萬、7000萬、7100萬港元,價格不斷飆升,多個回合后,拍賣師才落下手中的拍槌,最終其以8188萬港元的身價成交,一舉奪得該專場成交價之冠,而這一價位也是常玉個人作品拍賣的第二高價。《藍色辰星》是藝術家為數不多的“藍色”畫作。藍色時期畫作大多是在上世紀50年代創作的,作品數量不多,故而彌足珍貴。據了解,該件拍品曾先后被巴黎Jean-Claude Riedel 畫廊以及臺北某私人藏家收藏,后于1998年4月在佳士得臺北上拍,現藏者即是購自該場拍賣。此外,這幅作品曾先后于1993年11月、1997年8月在臺北大未來畫廊展出;于2001年在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鄉關何處—常玉的繪畫藝術”展中展出。
大師經典之作現強勢
在這兩天的拍賣中,中國20世紀繪畫的表現延續了以往的強勁,多位藝術大師的作品連創佳績,林風眠、龐薰琹、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都成為撐起此季拍賣的重要角色。像趙無極的作品《12.04.60》,在諸多藏家的追捧下,以3596萬港元成交。該畫作于1960年,是趙無極最具實驗性、創作能量最豐沛時期的經典作品。而朱德群于1985年創作的佳作也成為拍場上耀眼的明星,該時期正是藝術家進行“雪景”系列傳統山水創作的高峰期,作品意味較濃、尺寸較大,自然深得藏家青睞,《冬季蘇醒》最終以2252萬港元成交;朱德群創作于1968年的《構圖第290號》,也斬獲了2028萬港元。
此番晚間拍賣,付拍的94件作品成交率達84%,收獲了5.9468億港元。盡管中國當代藝術家的表現不如以往,但老一輩大師的表現卻值得圈點。在晚間拍賣成交價的前十名中,老一輩藝術家們占了八席,另兩席則由中國當代藝術家曾梵志和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奪得。曾梵志最具盛名的“面具”系列作品此番拍了2084萬港元;而奈良美智的《YR. CHILDHOOD》以1972萬港元的身價易主,并刷新了藝術家拍賣世界記錄。
日韓藝術搶眼拍場
自2014年初以來,日韓藝術在香港拍場中所占的份額不斷加大,而此季拍賣更成了日韓藝術家們爭奇斗艷的舞臺。在5月30日晚間拍賣中,日韓藝術家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市場表現上都十分搶眼。5月31日的日場拍賣中,上拍了52件日本藝術,成交率達71%,那些頗具人氣的藝術家如村上隆、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的作品似乎永遠不缺買家,成交價普遍高于最高估價。如草間彌生2005年之作《綠色南瓜》,估價為100萬至150萬港元,成交價則為244萬港元;奈良美智創作于2007年的一件小型雕塑《Sleepless Night》,估價僅為8萬至12萬港元,成交價則為37.5萬港元。
韓國藝術家此番的出色表現贏得了不少贊嘆聲與掌聲。在晚間拍賣中,8件韓國藝術品不僅件件槌下有音,而且大多以高出估價的價位成交。像享譽海外的韓國藝術大家金煥基,他于1956年創作的《藍山》估價在百萬元,卻“遭遇”了多位買家的追捧,競價一路飆升,站在媒體席的一位美國記者不禁說道:“Crazy,Crazy(發瘋了)!”最終其以1384萬港元的身價成交,比估價高出了近10倍。在日場拍賣中,韓國藝術保持了晚間拍賣中的突出表現—100%成交,有14幅作品的成交價都超過了最高估價。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