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力鈞《無題》
本次朵云軒春拍有幸征集到方力鈞2007年時期的巨幅力作《無題》,作品寬為3.6米、高為2.5米,曾入選方力鈞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德國比利菲爾德美術館的個展,以及第三屆南京三年展,并被作為代表性作品重點宣傳。
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他的探索性繪畫風格,為中國當時的實際現狀和西方文化思潮碰撞下的產物。80年代末,他繪畫中開始出現光頭人像,走進人們的視野,從了開啟了方力鈞日后最為代表、最有影響的繪畫形象。進入90年代后,方立鈞開始了“玩世現實主義”的創作。這是他對當時自身的社會地位和社會關系進行的一系列的視覺反思。經過不懈地調焦與定焦,他用調侃的手法把自我生活的荒誕感描寫地淋漓盡致。用一個個打哈欠和怪笑的小小人物形象夸張和戲劇化地表現自我,進一步嘲諷了社會的失衡和自身的生活狀態。
到2003年以后,方力鈞開始有了隨心所欲的感覺,不斷地靠近自由自在的形式,進一步的轉變,逐漸從這些搞怪的形象,轉向文化隱喻、調侃、諷刺和批判。在最近的一次轉變中,方立鈞真正進入了一個遼闊無疆的魔幻現實世界,一個當代的神話世界。
本次朵云軒隆重推出的《無題》正是此階段的代表作。這幅與眾不同之處,在于畫作主題裸女造型,向其以往繪畫追溯,堪稱他一個嶄新的繪畫形象,對裸女的處理極為凝練,色彩鮮亮明麗,在這些充滿畫面生動曼妙的蝴蝶昆蟲之下,在水中魚群游弋之上,沉睡于木船上的躶女顯得安靜動人,漂浮在無盡海洋上,讓人不禁聯想到“莊周夢蝶”的美麗典故,也伴隨產生一種孤獨、不安與困惑。
方力鈞作品中極易出現廣闊的水域,對于水的描繪,早在1986年,邯鄲寫生時,就有過一幅充滿了寓言式的動情畫面,寫生漁民捕魚的熱鬧場景,但卻畫出了海洋的感覺,風急浪涌。對水的控制能力,會讓他感受到一種自由,也因而水象征著藝術家內心的遼闊與自由。在這片自由之中,裸女與蝴蝶、蜜蜂與蜻蜓、木船與游魚、真實與虛偽、善惡與美丑,生命與夢想,皆和諧共存于這一方蒼茫宇宙,方力鈞對生命充滿了好奇心,想從不同角度了解生命的內涵,藝術家用深刻的隱喻讓作品意義無限延伸,這正是方力鈞對人性在時間洪流下存活發展的探索。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領軍人物,方力鈞擁有著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就在去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方力鈞92年200cm×200cm巨幅畫作《系列二》拍得5948萬港幣,創下其個人最新紀錄,也證明了他在藝術市場上依然保持巨大空間潛力。
今年,喜逢朵云軒115周年,這幅在朵云軒油畫拍賣歷史上尺幅最大的油畫力作《無題》,也是方力鈞至今為止在拍賣市場罕見的巨幅作品,除卻幾次大展,在市面上鮮為露面,無疑將會成為本屆春拍的最大亮點,為115周年慶典拍增色添彩,吸引各方藏家的關注,朵云軒將真誠期待畫作有緣人的到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