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

青花連蓋 花卉水器一對

耳環飾品
繼續中國嘉德之后,北京保利春拍將于六月初舉行。其官方微博表示,受金融公司委托,將首次推出無底價金融專場,囊括了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張大千、李苦禪、陸儼少、白雪石、劉文西、唐云、葉淺予等眾多名家的作品。
以往無底價拍賣通常出現在小拍場次,為何這次這么多平時只出現在大拍或者是重要夜場的名作會跟無底價掛上鉤呢?業內人士分析稱,在市場行情不振時,大拍季引入無底價拍賣主要是為了降低收藏門檻,推高成交率,收藏者除了關注價位外,更應注意傳承及真偽的鑒別。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郭曉昊
分析稱,雖然降低收藏門檻,但收藏者不僅要關注價位,還須注意傳承及真偽鑒別質疑:
大拍現無底價拍賣?
北京保利拍賣10周年,其官方微博表示,受金融公司委托,將首次推出無底價金融專場,囊括了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張大千、李苦禪、陸儼少、白雪石、劉文西、唐云、葉淺予等眾多名家的作品,同時貼出了兩張圖片。無底價拍賣經常在小拍中出現,但密集現身重要的大拍有些不尋常,特別是這個“無底價金融”的叫法更是少見。記者向拍賣行人士求證,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就是受金融公司的委托舉行的,但到底什么類型的金融公司、具體哪家公司,他回應稱:“不知道。”這么多一線名家的作品按理說都是重要場地和關鍵夜場的主力,怎么會突然由一家金融公司委托,且采用無底價拍賣這種方式“出貨”呢?有藏友在微博上留言稱:“仿的,沒有底氣。”顯然,盡管光憑照片并不能對作品下定論,但部分收藏者似乎不太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而記者查閱拍賣行官網的預告,卻沒有找到該無底價金融專場的準確排期。
調查1:
無底價并非完全“無底價”
無底價拍品一般出現在小拍賣行,或部分主流拍賣行的小型拍賣會上。近年也有部分在線拍賣的網站或微信公眾號采取無底價拍賣的形式,買家可以在網上競價,然后在月末進行定期拍賣。有的收藏品市場也會定期采取無底價拍賣的方式。某些小拍賣行無底價專場拍品均以100元起拍,參拍者只要交200元押金就可領到競拍牌。古董商陳先生表示,曾有小拍賣行主動聯系他,希望他提供一些手里的好東西參加他們組織的無底價專場。“很顯然,最好的東西我是不會放在這樣的場合拍的,一是降低身價,二是來的客人也并非目標客戶群,有的不識貨或是出不起大價錢。”為了既提高成交量,又不至于讓自己的貨被賤賣,他挑選出了一批古董雜件,例如銀飾、石灣公仔等,一級市場售價在1000~2000元之間。“這些小玩意未必拍得比我店里賣的價格高,除非幾個人同時看好一件東西,較上勁了,我主要還是考慮提高一下知名度。”但是由于一些細節方面的原因,陳先生和拍賣行的合作最終告吹。
調查2:
無底價拍賣總體良莠不齊
在三、五年前,市場中的無底價拍品被“約定俗成”為200元起拍。而拍賣場上,這些作品真的以200元的底價成交,還是最終拍出遠高于200元的價格,就無人能預測。不過,這個“底”近年已經逐漸提高至500元。也有的拍賣行將價格定為1000元。有的行家將其也算入“無底價”的范疇。拍賣行人士表示,實行無底價拍賣的目的是吸引普通藏家,特別是剛剛對收藏市場產生興趣的收藏者,通過無底價拍賣這種形式培養收藏興趣,了解拍賣程序,熟悉游戲規則,并且“練眼”。
由于門檻較低,無底價拍賣總體良莠不齊,甚至引發一些糾紛。據媒體報道,署名為南通的一位畫家的四組畫近日在某拍賣行拍賣預展中出現,該畫家家屬稱其系偽作,并認為拍賣行將其標為無底價拍賣。而拍賣行方面表示,由于此前從未拍賣過該畫家作品,也鮮見其在書畫市場流通,故對該畫家的作品風格和特點不甚了解,對其作品的真偽以及價格均無從判斷。作為常規的小型拍賣會,對四組作品不作估價,進行無底價拍賣的做法是近年來各拍賣公司常用的營銷手段,并無貶低畫家之意,并最終以沒有確定真偽為由將有爭議的作品撤拍。
業內:
委托方不滿“做局”
或自己舉牌拍下
雖然有的普通收藏者專門在小拍賣行的小拍中撿便宜貨,但他們精不過行家。“我看準了,買到了,只要是低于市場價的,立馬就能轉手出去賺到差價,而一般的收藏者就算買到了,也不太清楚它的真實價值。”行家胡先生表示,大部分無底價拍賣依然是低價成交,證明大部分買家對貨的底細還是心知肚明的。反過來,對于委托方和拍賣行來說,他們又很難真的把重器放到無底價拍場中。“有一種風險是幾個買家發現了一件東西的價值,但是他們私下聯合起來‘做局’,把價格壓得很低,比如原本100萬元的拍品,可能出價30萬元就不再有新高了。而應對這種風險的辦法也很尷尬,那就是讓委托方派人在現場守著,如果萬一低于成本價,就設法自己舉牌把它拿回來。理論上這么做是不合規的,但在現實中除了讓它流拍,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