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疾
在國內當代水墨畫的探索上,杭法基可以說是一個老兵,八十年代初,他的拼貼畫曾使其名揚大江南北。但他很快就不滿意自己,鬼使神差地回到早先從事的國畫創作中。畫了一 段時間的傳統國畫后,出于一種對新藝術的渴望,不由自主地跨入水墨實驗的嘗試中。85年前后他創作的一組《掙扎》系列,開始完全拋棄了傳統的“意象”創作方法,進入到一種“自主”、“無序”的自足狀態。87年前后他又將《現代工業系列》、《無標題系列》等呈現在大家面前。88年10月他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個人拼貼與水墨畫展,那之后他就把自己創作定在水墨探索這條路上。當然在這漫長而寂寞的過程中,每每有索然無味欲罷不能感襲來,在經歷多次無路可走的孤獨彷徨時,他都是靠一種無名的誘惑和難舍的信念在支撐著。其中他偶而也中斷一下,畫些傳統國畫應付世俗紛擾。所以,不愿多與外界打交道和內向的性格使他在人們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依稀,不溫不火,盡管他的畫面不時在躁動、噴發著。
杭法基早期水墨實驗作品偏重抽象寫意性的重彩,80年代末直至現在則更多偏重純粹的黑白,有時甚至完全沉浸在一種夢幻般的黑白世界中,他的水墨語言是在一種體悟、偶得、.尋找、發現的狀態下逐步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其中的真性情流露、不拘形式的揮灑一直伴隨著他。從90年代前期的《圓》系列到后來的《方》系列,然后是方圓結合的綜合系列,他從“無線條”到現在的強化線條感,始終沉浸在點、線、面的“游戲”中。他的《百面譜》似乎是滿紙意象而又傾向于表現主義。這種形式與手法的跳躍、交叉、律動的畫面總是隨著他的情緒變動而變動,似水流淌,無所做作又不加掩飾。
他的畫面雜合了很多手法,尤其是巨幅作品,以手畫為主,加之拓印、滴灑、拼貼,只要能表現出自己的想法與追求就不受任何“定法”束縛。這種無固定手法的手法,不框定在一種形式中的整體風格,正是杭法基在當代實驗水墨上與他人之不同處。
與國內諸多實驗水墨的探索者相比,杭法基一直是孤獨的,他無以狂歡,因為他時時感覺到道路的艱難,因為這不僅是個人的操守,更因為他意識到沖破藩籬的不易。時光荏苒,相信他不會被歷史遺忘。
發表于2001年第三期〈江蘇畫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