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保監會與文化部曾聯合發布《關于保險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發展適用于文化產業的保險產品,包括用于商業目的的藝術品保險。2011年1月,保監會又一次明確提出包括藝術品綜合保險、演藝活動財產保險、文化企業信用保證保險等在內的11個試點險種,并確定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三家作為試點保險公司。隨后,人保和太保開始試水藝術品保險,但暫不提供針對個人藝術品收藏的保險產品與保險服務。除上述國家指定的試點保險企業外,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及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保險企業也紛紛開設藝術品保險險種,為藝術品提供保險服務。盡管近十年來,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呈現井噴式發展,且2014年中國連續兩年蟬聯全球第二大藝術品市場交易國的殊榮,但與快速發展的藝術品相配套藝術品的保險市場的發展卻慢了一拍。
而歐美藝術品市場活躍的藝術品交易及藝術市場自身發展促進了對藝術品保險的需求。因此,一大批保險公司紛紛著手開發藝術品保險產品與服務。不僅如此,歐洲還誕生了世界上唯一一家專業經營藝術品保險和藝術品服務的保險公司——安盛藝術品保險(AXA ART)。該公司隸屬于安盛保險集團,總部位于德國,前身是北極星保險公司。安盛藝術品保險至今已為藝術品展覽與運輸、私人收藏、企業收藏、拍賣行、畫廊等提供保險產品及延伸服務長達50多年之久。該公司在專業經營保險服務的同時還擁有著豐富的藝術品收藏。
2012年,安盛藝術品保險通過其在華分公司——豐泰保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豐泰保險從保監會獲得了企業及私人收藏藝術品保險、藝術品展覽及運輸保險、博物館藝術品保險、商業性藝術品保險4張藝術品保險領域的保單經營許可。但由于豐泰保險僅獲得在上海的經營許可,業務發展受到較大限制。2014年4月,安盛集團在華全資財產險子公司與原中國天平汽車保險公司合并設立“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安盛天平繼承原豐泰保險的業務,將藝術品保險推廣至全國。安盛藝術品保險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將給國內藝術品保險業的發展帶來新的變化。
目前,影響中國藝術品保險業發展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公眾的保險意識普遍較為薄弱。多數人持有這樣一種觀念,即將保險產品視為一種不必要的消費性支出。公眾通常不輕易購買保險產品,而只有當風險度相當高的時候才購買。在具體藝術品投保中僅傾向于投保保險品中的易碎品,或者挑選整體保險品中1件到2件價值最高的藝術品進行投保。而保險公司通常不會承保危險過于集中的保單。因此,被保險方和保險方之間的供求匹配度較低導致藝術品保險業發展緩慢。
目前國內對藝術品保險需求主要集中在展覽保險,而且主要以國際性藝術交流展覽為主。原因在于海外借展機構如博物館、基金會、畫廊的保險意識很強,這些機構不僅通常會主動提出保險需求,而且對保險公司的藝術品保險資質要求也很高。通常,大多數國外藝術機構已安排了藝術品保險的年保單,僅對于保單沒有覆蓋到的項目或臨時往來中國的展覽運輸才提出險要求。此外,歐美各國政府要求國家級博物館和美術館需要安排保險,而目前國內博物館和美術館對館藏品投保的案例還比較少??上驳氖牵陙韲鴥扔胁糠炙囆g機構及藝術家的保險意識已有所增強,逐步開始在借展的同時對其作品提出辦理保險的需求。
保險的本質是風險轉嫁,其功能在于分散風險、分攤損失。在藝術品市場里,藝術品本身會面臨各種不可控的風險。例如在運輸及展覽過程中失竊,在搬運及布展過程中的損壞,在保存的倉庫失火或遇到水災等意外。這些不可控的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當事人往往難以獨自承擔。保險的作用在于一旦不幸出險,被保險人至少能夠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并交由保險公司代為追償損失。
其次,國內藝術品市場的規范性和成熟度不夠,這是多數保險公司對藝術品保險這項有前景新業務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一方面,目前藝術品市場的鑒定、估價體系并不健全,而大多數國內保險公司也不具備相關的專業技術對投保的藝術品進行核保。另一方面,藝術品市場各主體的風險防范與危險管理意識還較為欠缺。以藝術品運輸及展覽為例,相較普通貨物,藝術品對包裝材料、包裝方式、運輸方式、運輸公司的選擇在各方面都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而這些特殊性要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即便國內已有多家保險公司擁有藝術品保險的營業執照,但上述原因導致他們實際開展業務時困難重重。
再次,投保人過于重視保險費,而忽略保險服務的專業性。實際上,專業性很重要,這樣才能在發生損失時最大程度的為投保人減少經濟損失。保險費的實際性質是為本應自己承擔而轉嫁出去的風險支付相應的報酬,保險的目的在于一旦出險那么投保人能夠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一些投保人為了節省保費,往往委托運輸公司代為購買價格較為低廉的財產保險,或僅以價格作為選擇標準,而忽視保單條款的實際內容。其結果是,被保險人在出險時有可能得不到應有的經濟補償,引來不必要的理賠糾紛,而且也加劇投保人對保險產品的不信任感。據有關統計,一般國際性的藝術展覽的保險費一般僅占展覽總成本的5%-10%。投保人若過于重視保費價格而忽視保單質量,既不利于對自身的保障,也不利于藝術品保險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
保單類型而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太平洋保險、安盛天平、平安保險、華泰保險提供的是一切險合同。其他保險公司則以綜合保險合同為多。一切險合同是目前國際藝術品市場上通用的保險合同類型。其承保范圍是一切險,僅合同中列明的免責條款(不保風險)除外。綜合險合同常見于一般財產險,是指保險公司承保兩種以上的多種特定風險責任的保險合同。其承保范圍僅限于合同上列明的項目,不列示的項目則不在保險范圍之內。通常,一切險合同所承保的范圍要大于綜合險合同的范圍。由此可見,在選擇保險產品前,投保人仔細閱讀和理解保單條款,明確自己的權利義務以及應享受到的保險服務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藝術品市場各主體的保險意識和防損意識還有待提高。其中防損意識尤為重要,一方面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應學習如何規避風險,另一方面保險公司也應積極向客戶提供倉儲管理、包裝運輸等建議,并建立良好的修復網絡。由于許多藝術品是無價之寶,也不可取代,一旦此類珍貴文物藝術品出險,保險公司也應盡最大努力協助被保險人為受損的藝術品找到最好的修復師及修復方法。其次,第三方獨立的藝術品鑒價機構以及整個市場的信用體系仍有待建設與完善。這不僅需要藝術品市場各主體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進一步引導與支持。
與此同時,更多新的藝術品保險需求也在不斷地產生。隨著文化產權交易所、藝術品信托、藝術品抵押擔保貸款業務的發展,這些新興行業也急需保險公司提供專業性強的保險產品與服務,以支持這類經營模式得以穩健有序的發展。但目前市場上,鮮有保險公司愿意參與其中,大多數還處于觀望狀態。
藝術品保險的意義不僅在于通過大數法則原理為藝術品市場提供財務保障,更是借助專業藝術品保險經營之手,將藝術領域里各專家聯合起來,對文化資產提供更完善的保護。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不斷發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藝術品保險的發展任重而道遠。這既需要市場各方人士的積極探索和推廣普及,也需要政府有關管理部門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有效的信用機制。希望隨著藝術與金融的緊密結合,藝術品保險能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服務與需求的匹配。
中國藝術品保險發展任重而道遠
中國藝術品保險發展任重而道遠
中國藝術品保險發展任重而道遠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