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春拍中,文獻藏品無疑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無論是朵云軒春拍中的彭城珍藏近代名人手札,抑或是北京保利的三件國寶級書畫,都已經超出了收藏的一般范疇,成為了難得的珍貴史料。
宋代書畫意義非凡
宋代書畫傳世本就罕見,宋代官員告身除了北京匡時今年春拍征集到的兩件,更是未有真跡現世。而宋代書畫大部分已被博物館收藏,能在市場上流通的精品更是鳳毛麟角,一旦出現便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北京匡時征集到三件巨作,不僅僅是春拍市場上的一個亮點,兩卷告身更具有歷史學術價值,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歷史學教授、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龔延明更表示:“這是海內外首次公布的宋代官員告身,目前為止沒發現過真跡,對傳承宋代文化是件功德無量的事情,這兩件告身定為一級文物名副其實。”
《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為《石渠寶笈》第十六卷著錄,在南宋末年經何夢然收藏,1922年被溥儀以賞賜溥杰名義盜運出宮,后流往國外,顛沛70余年后重回故土。此件作品既是清宮舊藏,又是現存宋畫中罕見的“藩族”類題材,此卷《四獵騎圖》跨越700余年,再加上兵劫動亂,能保留至今實屬不易。據統計,宋畫傳世僅有千余件。
另外兩件更是海內外首次公布于世的宋代告身,南宋《司馬伋告身》、《呂祖謙告身》,均為難得一見的書法珍寶。中國古代的告身,是官人任官授職的公文憑證,告身在唐宋時期最為流行,宋代之后逐漸銷聲匿跡,唐宋時期的告身書法,存世頗為稀少。到了元代,統治者“下令凡收藏宋告身者,悉投水火。”所以這些前朝文物經此一劫,存世稀如星鳳,加上時間世事的消磨,能夠流傳至今的宋代告身就更為稀有。
這三件國家一級文物均具有重要的歷史學術價值,其中《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更是有價可循,另外兩件十分罕見的告身據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透露,目前有很多藏家感興趣,同時,對于極具學術參考價值的告身,匡時也呼吁相關文博機構能夠收藏。
只字片語彌足珍貴
近代名人信札這兩年已成為拍賣場上的熱門板塊,魯迅、胡適、蔡元培、梁啟超等文化名人的書稿尺牘,乃至只字片語的便條,都備受藏家和愛好者追捧。繼去秋上拍一批首度面世的康有為家族珍貴信札,今春朵云軒又從中國寶島臺灣征得一批未刊近代名人手札,囊括民國時期學術、文化、政治及宗教各界名流,具有極高的收藏、研究價值。這批手札將亮相下月舉行的2015朵云春拍。
此次“彭城珍藏近代名人手札展”將悉數展出這批珍貴信札,由方寸間一窺近代名人的思想之光和民國時期的風云變幻。彭城珍藏近代名人手札分三部分,其一是胡適早年留學美國時所寫的舊體詩詞及寫給族叔胡近仁的函件;其二是書法名家譚澤闿的數十封家書;其三是學術、文化界名人及國民黨政要寫給抗戰時期擔任重慶衛戌總司令的賀元靖(國光)的函件。
這批手札中的胡適信札對于研究胡適早年的文學評論、文學創作、家世等皆是難得一見的新材料,彌足珍貴。胡適赴美留學期間致族叔胡近仁的信,為我們勾勒出一個青年胡適的大致形象,他后來的種種思想即是在此發端。作為早期開眼看世界的中國學子,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舊式教育的問題。盡管他對于舊學有種種微詞,信中卻也不乏舊式的詩詞唱和,并且結合了英文詩的作法來創作全新的舊體詩,可見胡適的舊學根基與融會中西的初步嘗試。對于這位新文化(300336,股吧)運動中的風云人物,這些鮮見的詩詞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又有一首祭奠兄長的詩歌,對研究胡適家世頗有價值。在一封廿三頁的長信中,胡適對中西小說作了比較,希望以西方小說的所長補中國小說之短;并且對于中國幾部小說有一個他自己的排序,對每部小說都有詳細的評價,體現了青年胡適白話文學研究的初步成果,透露出他改良中國文學的迫切愿望,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或脫胎于此。
譚澤闿是譚延闿之弟,他們的書法都承錢南園、翁同酥之緒。臺灣大學教授、書法家臺靜農在為譚澤闿這批書札所寫的序文中,認為其書法氣息沉厚,直逼松禪老人,足證其書法上的造詣。這批家書不同于對聯、匾額這樣的正式作品,卻呈現了譚澤闿顯而易見的深厚功力,更多的是一份瀟灑和自然。信札內容多為家常話語,身體康病,天氣陰晴,甚至米價漲跌,讓我們看到一個活生生的譚澤闿。他曾為身體不適而向家人訴苦,也曾為賣字順當而歡心開懷,種種細節都不厭其煩的盡數道來,看著甚是有味。當時通信遠不如現今便利,正所謂見信如晤,寫信讀信的過程實質上已是在與家人共聚天倫了。這可能也是這批信札讓人如此心動的另一個原因吧。
與賀元靖(國光)書信往來的人物,涵蓋民國時期學術、文化、政治及宗教各界名人,如梁潄溟、章士釗、謝無量、吳敬恒、戴季陶、太虛法師、何應欽、顧祝同、張嘉璈等,所談都具史料價值。又如新儒家開宗立派的熊十力,名著《新唯識論》成書后無力出版,時任司法院長的湖北同鄉居正致函也是同鄉的賀元靖,請他籌資出版,這是學術、出版史上一段鮮為人知的史料。
文獻藏品走俏2015年內地春拍
文獻藏品走俏2015年內地春拍
文獻藏品走俏2015年內地春拍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定制獨一無二
打造專屬手機殼!
打造專屬手機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