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
寶貝名稱:英雄
寶貝持有人:田青
發現地點:西藏阿里地區
有一塊石頭,來自西藏阿里,他是田青心目中的“英雄”。去年六月這塊奇石曾獲得第七屆新疆國際觀賞石博覽會銀獎,為了讓自己的寶貝展現給更多人,田青準備帶著它參加今年10月24日舉行的新絲綢之路國際藝術品交易會。
田青曾是西藏阿里地區的一名邊防戰士,山上沒水沒電,沒人交流,每天面對著光禿禿的山,當兵二十六年,田青惟一的愛好就是撿石頭。2006年退伍那年,田青撿的石頭大大小小有四噸多,可以裝一卡車。他只挑出了幾塊最好的,從兩千四百多公里外的西藏阿里帶回烏魯木齊。家人問行李那么沉裝的是什么?田青說:“那都是我的金銀財寶。”
每當田青想念當兵的日子,想念那匹累死的白馬時,他就抱著“英雄”看。
八月是西藏阿里地區天氣最惡劣的時候,在一天內能感受到四季變化。由于深處高海拔地區,紫外線非常強烈,白天十幾攝氏度的溫度讓人感覺暴熱難耐,到了晚上又會突然下大雪。遇到長時間的巡邏,全連的馬都要用上。1996年8月的一次巡邏,田青騎了一匹老白馬。那一周,他和七名戰士在環境惡劣、地勢險要的山中行走了兩百多公里。最險的地方只有二十幾厘米寬,旁邊就是萬丈深淵。
巡邏的第三天,田青的白馬已精疲力竭,呼吸急促。他心疼地把自己的饅頭和水分給馬吃。白馬身上出的汗像淌水一樣,田青不忍心騎,回來的路上就牽著馬走,可人的體力有限,長時間步行也會影響隊伍速度,田青只得走走騎騎。
行走途中,突然躥出一只野兔,白馬一驚,田青從馬背上摔下來趴在了地上。他順手翻開眼前的一塊石頭,驚喜讓田青忘了暫時的疼痛。這是一塊畫面石,長20厘米,寬12厘米,高20厘米。一眼就能看出石頭上有只手里托著一只鳥的熊,非常形象。戰友們也驚嘆:“怎么這么奇妙 !”田青讓在場的人給石頭想名字,一位戰士開玩笑說,有鳥有野獸,就叫禽獸吧!在場的戰士都大笑起來!“叫禽獸太難聽了,一定要給石頭起個好聽的名字!”田青說。
返回連隊駐地的路上,田青牽著馬。勞累的白馬拖著沉重的步伐,毛發全被汗水浸濕,像被水潑過一樣。快到連隊駐地時,田青和戰友們都看見白馬開始流淚,但還是強忍著向前走。到了目的地,戰士們給它拿來水和干糧,這時的白馬已臥倒不能動彈,默默流著淚,慢慢閉上了眼睛。
白馬累死了,戰士們在荒地上給它立了碑,舉行葬禮。田青遠遠站在人群后面淚流成河。他說,馬和我們一樣都是默默無聞的戰士,它是真正的英雄。于是田青決定用這塊奇石來紀念白馬,起名“英(鷹)雄(熊)”。
去年年底,有位浙江藏友出價60萬想要購買,田青都不舍得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