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即將于5月24日亮相華藝春拍的“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大四件柜(一對)”,是中國柜櫥中最壯麗的一種。

清乾隆 嘉慶 紫檀雕夔紋禪凳(一對)

清初 黃花梨嵌癭木四出頭官帽椅。其造型像古代官員的帽子而得名,是家具等級規格的最高象征。
采寫 攝影 \ 信息時報記者 徐毅兒
優秀的明清古典家具浸潤了韻致深醇的人文氣息,它們超越了匠師制器的范疇,成為傳統美學觀念、哲學思想的載體。今年春拍,不少藝術品拍賣盛會均有明清家具重器露面,其中尤以三月中旬在紐約佳士得舉行的“安思遠私人珍藏”專場引人注目。五月,正值藝術品春拍高潮,海內外珍品涌現,目不暇接,例如剛剛降下帷幕的倫敦佳士得五月拍賣會、中國嘉德2015春季拍賣會等。而在廣州,則有即將于5月24日舉槌的華藝國際2015春季拍賣會“明逸清威——丹桂山房瑰藏明清家具”專場。專家稱,受社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今年出現了鮮有的明清古典家具重器流入市場趨勢,正是吸納好時機。
明清古典家具 拍價節節上升
隨著藝術品收藏的不斷升溫以及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具有深厚人文氣息和藝術氣息的優秀明清古典家具備受人們青睞,成為繼書畫、陶瓷、珠寶以外的又一大投資收藏領域,拍賣價節節上升。例如,2010年11月21日,在中國嘉德2010秋季拍賣會,明代黃花梨簇云紋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以4312萬元成交;2011年11月12日,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蓮“慶壽”紋寶座以5750萬元拍出;2012年5月13日,明末清初黃花梨獨板大翹頭案拍得3220萬元;2013年6月4日,在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賣會上,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龍西番蓮紋頂箱式大四件柜以9315萬元成交……
“保存完整、造型獨特的上佳明清古典家具,市場存量少之又少,因此,一旦有上好標的出現,必定被‘搶’至高價成交。”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兼家具專業委員會主任黃大釗告訴記者,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使得許多珍貴的明清家具被無情毀掉。加之,上世紀30年代,隨著德國人古斯塔夫·艾克出版的第一部介紹中國古典家具的著作《明代黃花梨家具圖考》發表,外國人開始大量地搜集、收購中國明清家具,并運往海外。兩大因素疊加,導致明清家具在中國的市場存量大為減少。如今,上佳的明清家具可謂一椅難求。
據了解,今年3月17日(當地時間),紐約佳士得“安思遠私人珍藏”系列拍賣首場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舉槌,當晚57件拍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達到6110.75萬美元。整場拍賣會最高價拍品為“明十七世紀黃花梨圈椅一套四張”,以968.5萬美元成交,成交價超最低估價12倍之多,創黃花梨家具拍賣的世界紀錄,買家為中國藏家。3月18日,安思遠珍藏系列拍賣的第二場“中國家具、文玩及書畫”的總成交額亦達到3913.76萬美元,近80件明清家具悉數成交,斬獲佳績。
市場調整 家具重器重現拍壇
誠然,“安思遠私人珍藏”系列拍賣會屬于可遇不可求的特例,但從或然率來說,今年上拍的經典明清家具確實較往年多。究其原因,黃大釗分析,社會經濟經受考驗,藝術品市場持續調整,股市興旺等因素,都是促使明清古典家具重器流入市場的原因:“雖然春節后,國內的紅木家具市場表現低迷,一些低檔的大眾化紅木家具,例如紅檀、黑檀等出現跌價,但并未對高檔紅木家具,例如紫檀、黃花梨、大紅酸枝等造成影響。相反地,正是市場經濟的波動,資金周轉需求的增加,‘迫使’沉淀多年的優秀明清古典家具流入市場。這恰恰是吸納的大好時機。”
綜觀五月精彩紛呈的藝術品拍賣會,明清家具重器“搶”盡眼球。例如5月16日晚上響槌的中國嘉德2015春拍“清雋明朗——明清古典家具精品”專場,19件明清家具精品備受追捧。其中,體現明式家具簡約雋永之美的“明晚期 黃花梨四出頭高靠背彎材官帽椅成對”成功撥得頭籌,以747.5萬元成交。奪得成交價第二名的是“明末清初 黃花梨有束腰羅鍋棖馬蹄足長榻”,拍得690萬元。而另一備受關注的拍品,來自著名鑒賞家、收藏家及古董商戴福保先生舊藏的“明晚期 黃花梨大方角柜”則以632.5萬元成交,較起拍價高于近一倍。
在廣州,即將于5月24日在東方賓館舉槌的華藝國際2015春季拍賣會“明逸清威——丹桂山房瑰藏明清家具”專場,更是備受業界所期待。廣州華藝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力透露,本次專場拍賣會共征集到27件明清家具精品,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一對來自美國藏家王家琪所收藏的明十七世紀黃花梨大四件柜:“此對大柜格外稀少,柜高110.5英寸,是近年來進入市場的最大且最美麗的黃花梨家具之一。它們先后被兩位頂級家具藏家收藏,一位是黑洪祿,一位是安思遠,它們在頂級博物館展覽過,也有多次重要出版的經歷。”另據介紹,同時現身此次拍賣會的珍貴藏品還有明17世紀黃花梨圓腿平頭案,清初黃花梨嵌癭木四出頭官帽椅(一對),清乾隆紫檀有束腰蓮紋條桌,清乾隆 紫檀雕螭龍紋扶手椅(一對),清乾隆 紫檀有束腰板足螭龍紋條桌(一對),清乾隆 嘉慶 紫檀雕夔紋禪凳(一對)等。
或簡潔或豪華 明清各有韻味
黃大釗介紹,明清家具各有韻味,或明快簡潔,或富麗豪華:“在裝飾風格上,明代家具與清代家具的追求有本質的不同。明代家具的裝飾以素面為主,局部飾以小面積漆雕或透雕,并點綴裝飾在最適當的部位,以繁襯簡,樸素而不儉,精美而不繁縟,與大面積、大塊面,大曲率形成對比,使家具整體愈顯明快、簡潔、洗練、大氣。清代家具則以富麗、豪華、穩重、威嚴為準則,多結合廳堂、臥室、書齋等不同居室進行設計,分類詳盡,功能明確。其主要特征是,造型莊重,雕飾繁重,體量寬大,氣度宏偉,脫離了宋、明以來家具秀麗實用的淳樸氣質,形成了‘清式’家具的風格。”
“在用料上,明代、清代,因受社會環境、生活習慣及材料來源的影響而有所區別。”黃大釗介紹,明代家具主要使用材料包括黃花梨、紫檀、雞翅木、鐵梨木及櫸木等五個品種,這個時期制造考究的家具首要材料為黃花梨。而清代家具就木材品種而言,則有紫檀、酸枝木、花梨、楠木、烏木和櫸木等。“從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統家具看,京作家具重紫檀、酸枝,而輕黃花梨,以致許多黃花梨家具都被染成深色,這也是清代黃花梨家具存世不多的原因。”黃大釗告訴記者,清代家具發展到后來,由于紫檀來源枯竭,價格昂貴,只好采集酸枝、花梨等木料充數。
“紫檀為古代皇家所重視。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紫檀木大料絕大多數匯集于中國。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為明代所采,因為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盡,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沽竭,這也是紫檀木為世人所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華藝拍賣王力補充介紹:“紫檀堅重致密如鐵,入水即沉。其切割十分困難,但適用于繁復、纖細之雕刻。歷史上著名的‘紫檀工’,便出現于紫檀保有量的高峰期乾隆朝,此時的紫檀加工的工藝水平達到極致,可以在家具或其它器物很小的局部雕刻生動寫實的圖案。”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