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歌國際拍賣股份有限公司迎來2015年度首場大拍即北京九歌2015春文物藝術品拍賣會!此次春拍即將于6月8—12日在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酒店拉開序幕。6月8日至10日為期三天的精彩預展后,11、12日將進行激烈的拍賣角逐!本次北京九歌2015春拍涵蓋了中國書畫、瓷器雜項等八個精品專場,其中書畫部分包括:墨香—中國書畫一,擷英—中國書畫二,璀璨—楊彥藝術與蘇繡經典之美的相約,盛世華光—重要中國書畫珍品專場,寄情—問天閣藏畫—百藤齋藏畫專場共五大精品主題。瓷雜部分推出雅玩—瓷器雜項專場以及凝翠—翡翠珠寶專場。除此之外,九歌迎合廣大客戶需求及收藏市場需要創新推出聽茶聞香—普洱茶檀香專場,縱橫捭闔,聽茶聞香,紫砂普洱天意茫茫,追憶晉商隆祥創業世間傳奇—百年珍藏紫砂普洱茶厚德問道。眾多主題專場、一千余件精彩拍品將一同亮相,拉開2015年北京九歌春拍精彩序幕,為廣大藏家奉上九歌2015年春首場收藏盛宴!
北京九歌2015春文物藝術品拍賣會
預展時間: 2015年6月8日—10日
拍賣時間:2015年6月11日—12日
展拍地點: 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酒店

華巖 三老游山圖 絹本設色 立軸 尺寸:164×99cm 約14.6平尺
中國畫發展至清代,遂產生了旗幟鮮明的分歧。方熏在《山靜居畫論》云:“國朝畫法,廉州(王鑒)、石谷(王翚)為一宗,奉常祖孫(王時敏、王原祁)為一宗。”此四人即后世所謂“四王”,為當時“正統派”的代表。但在正統派之外,依托于當時之繁華商埠的在野畫家也如縷不絕,其典型則是以金農、鄭燮等“八怪”為代表的揚州畫派。正統派追隨董其昌,以探索傳統筆墨美為旨趣;揚州畫派的畫家雖也重視筆墨,卻更加強調抒發個人情性,不拘前人陳規,破格創新。新羅山人華巖,其名雖不列于“揚州八怪”,但他前后寓居揚州鬻畫十幾年,與金農、汪士慎等人過從甚密,故而,后人也多將其歸入揚州畫派。
張庚在《國朝畫征續錄》中曾評價華巖的繪畫藝術:“善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皆能脫去時習,而力追古法,不求妍媚,誠為近日空谷之音。”華巖出身卑微,自幼年起即勤勉自學,一生淡泊名利,以布衣自守,又善書、能詩,時稱“三絕”。華巖的花鳥畫最為知名,與惲壽平齊名。其山水、人物也都出神入化,有獨得之妙。
《三老圖》所繪三長者各攜童子游山之景,停步晤談,意甚恬淡。畫中山石嶙峋,老樹枝葉凋殘,依稀深秋景色。遠山疏密有秩,皴擦點染步步精心,益顯意境高遠。畫中三老揮灑飄逸,寬袍長袖,相貌高古,蕭然有出塵之姿,讓人望之頓生景仰之心。畫面近、中、遠三景各入畫境,且諧然一體。誠乃妙品也。
華喦之人物畫師承陳洪綬、李公麟諸名家,而自成一種減筆畫法。取材廣泛,構思巧妙,善于表現具體情節中的人物,形象有所夸張,卻神韻兼具。線條似馬和之的“蘭葉描”,爽勁簡練,不失形似而更重精神,不僅個性鮮明,而且富有意境。
此幅作品畫幅頗大,構圖松緊有度,兼工帶寫,筆墨精謹,是山水、人物相結合的逸品之作,足以代表華巖在山水畫和人物畫方面的杰出成就與最高水平。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華喦因“得交當路巨公,名聞于上”,獲特旨召試,授以縣丞之職。但他的繪畫藝術在京城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感憤之下,且無心于這份有名無實的官職,翌年他即離京返杭。由此可知華巖品格之孤高傲岸,曲高和寡也。華巖在繪畫創作上也不同流俗。他擅長吸收各畫派之長而為己用,又能外師造化,他曾說:“仆居閩時,常放游山水,見茂林中有藤,垂花如珠串,隨風泛動,燦然巖壁,不識其何名,幽艷若此。靜中揣想,拂穎而出。”(見方睿頤編著《夢園書畫錄》),可知其畫中物事絕非從書上抄來,而是糅合了自己獨特的藝術理念與深厚的筆墨功力,從而創造出來的。其繪畫風格對后世畫家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