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兆基《栽花種德》
近日,在銅仁路92號敬華藝術空間舉辦的“敬華·海派畫家系列展——湯兆基作品展”自5月8日開幕以來刮起了一陣“旋風”,有關媒體競相報道,展覽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反響熱烈。開幕式當日,環視敬華藝術空間展廳四周,放眼皆是花團錦簇,開幕儀式簡單而隆重,卻吸引了近千人前來爭相一睹“湯牡丹”的風采。更為“干貨”的是,除了開幕式后短短2天就又有數千位仰慕已久的“追隨者”和一些“重量級”貴賓前來參觀外,這次湯兆基作品更是大賣,展出的作品在2天內就已大都“名畫有主”了。
究其原因,其一,是牡丹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獨特魅力。用湯兆基的話來說:“牡丹所蘊含的華夏民族的文化質素特別濃郁,一般人以為它俗,其實并非如此,用它寓意中國,以及對未來中國的期待,再合適不過。”他最愛的是《事物紀原》中所記的那句話:“武后詔游后苑,百花俱開,牡丹獨遲,遂貶于洛陽。故洛陽牡丹冠天下,是不特芳資艷質足壓群葩,而勁骨剛心,尤高出萬卉。安得以富貴一語概之。”
其二,2015年是一個“抄底”的好時機。TEFAF市場報告曾經把中國股市的低迷作為2011中國藝術市場暴漲的理由。如今,嘉德陳東升認為“去年股票起來了,這半年股票漲了一倍了,股票賺了錢,現在是買藝術品的時候了”。其實,許多先知先覺者也已意識到藝術品投資在未來巨大的潛力,更是覺得現在是“抄底”的良好時機,特別對畫廊等“一級市場”推出的“原始股”,毫不猶豫,果斷出手。
除此之外,作為最具影響力的畫廊之一,敬華藝術空間一直以來都是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即使在藝術品市場低迷的時候,敬華主推的海派實力藝術家,輔之以藝術與金融結合方式,依然為收藏者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此次攜手“湯牡丹”舉辦展覽,正是敬華藝術空間一貫致力于傳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努力挖掘推廣具有深厚藝術功底、潛心于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們,將那些極具投資潛力的藝術家們的作品推薦給收藏愛好者們的體現。
收藏者們的熱情難擋,不少購畫的藏家已急不可耐地將畫取走,面對日漸空曠的墻壁,在敬華藝術空間的提議下,湯兆基又決定拿出自己多幅“壓箱底”的精品。為廣大書畫藝術愛好者更好地欣賞“湯牡丹”的作品,感受“湯旋風”的魅力,本次展覽至5月20日,歡迎廣大愛好者們抓緊時間前來銅仁路92號敬華藝術空間參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